[实用新型]具有遥控功能的全自动煎药包装组合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9988.7 | 申请日: | 2008-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17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奇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三延科贸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A61J1/0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遥控 功能 全自动 煎药 包装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煎药包装组合机,特别是一种具有遥控功能的全自动煎药包装组合机。
背景技术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精粹。因其独特的疗效及较低的副作用,已越来越受世人重视。传统的煎药方法是采用手工砂锅煎,这种方法由于要人工控制火候和煎煮时间,因此存在着有效成份煎出率低,再次煎出药液浓度不一致,药液保质期短,先煎后下的药物控制不好,影响药效等问题。为解决此问题,电动控制的自动煎药机应运而生。例如国家专利局已公开的200520022816.0(发明名称:一种新型煎药包装组合机)的专利,该专利虽然具备单独自动煎药,单独自动包装的功能,但存在在自动煎药完毕后需要手动打开煎药机的出液阀,使煎好的药液流入包装机中;另外在清洗煎药机时,除要手动打开煎药机的出液阀外,还须手动打开出水阀,不能完全实现全自动。另外目前的煎药包装组合机只能在机器旁对工作过程进行监视和控制,如果是使用多台机器工作,需要工作人员来回走动观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只需一次性启动开关,就能同时实现自动煎药和包装的具有遥控功能的全自动煎药包装组合机,以克服上述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由控制单元、煎药单元和包装单元构成,在煎药单元的出液口与包装单元的进液口之间设置有一个两位三通阀,两位三通阀的进液口与煎药单元的出液口相通,两位三通阀的第一出液口与包装单元的进液口相通,两位三通阀的第二出液口为清洗出水口,其特点是:在煎药单元的煎药罐的上盖上还设置有一个进水单元。
上述进水单元由进水管、电磁阀和出水口构成,其中电磁阀设置在进水管与出水口之间,电磁阀的控制线圈与控制单元相联接。
上述进水单元的电磁阀与出水口之间还设置有一个流量计,流量计的输出信号与控制单元相联接。
上述出水口处还设置有一个喷淋头。
上述控制单元由控制电路和遥控单元构成,其中控制电路由中央处理器MCU1、信息采集单元、驱动单元、无线发射、接收单元和按键及显示单元构成;遥控单元由中央处理器MCU2、无线发射、接收单元和按键及显示单元构成,其中控制电路中的无线发射、接收单元与遥控单元中的无线发射、接收单元实现双向无线通信。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煎药单元的出液口与包装单元的进液口之间设置有两位三通阀,在煎药罐的上盖上还设置有一个进水单元,在控制单元中设置有遥控单元,使得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完成自动进水、煎药、包装及清洗的全过程,而实现全自动,并能通过遥控单元完成监视和控制整个工作过程。本实用新型安装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水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单元的结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由控制单元、煎药单元和包装单元构成,在煎药单元的出液口与包装单元的进液口之间设置有一个两位三通阀4,两位三通阀4的进液口与煎药单元的出液口相通,两位三通阀4的第一出液口与包装单元的进液口相通,两位三通阀4的第二出液口为清洗出水口,本实用新型在煎药单元的煎药罐1的上盖2上还设置有一个进水单元3,进水单元由进水管3.1、电磁阀3.2、流量计3.3和出水口3.4构成,其中电磁阀3.2和流量计3.3设置在进水管3.1与出水口3.4之间,电磁阀3.2的控制线圈和流量计3.3的输出信号分别与控制单元相联接。本实用新型控制单元由控制电路和遥控单元构成,其中控制电路由中央处理器MCU1、信息采集单元、驱动单元、无线发射、接收单元和按键及显示单元构成;遥控单元由中央处理器MCU2、无线发射、接收单元和按键及显示单元构成,其中控制电路中的无线发射、接收单元与遥控单元中的无线发射、接收单元实现双向无线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三延科贸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郑州三延科贸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99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案形成方法及电光学装置制造方法以及电子机器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电池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