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控轴承端面磨床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0057.9 | 申请日: | 200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58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素保;张占锋;潘继超;冯万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日升数控轴承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7/16 | 分类号: | B24B7/16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申玉玺 |
地址: | 453700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 轴承 端面 磨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控轴承端面磨床,特别适用于磨削细长轴承套圈(如水泵轴承外圈)外圈的端面,也适用于环形零件的端面磨削。
背景技术:
现有传统的端面磨削机床,工件上下料流程,工件从a处上料,经皮带辊轮传送到磨削区,(图示箭头方向),左右两块砂轮在左右砂轮电机带动下旋转,伺服电机带动左右磨架拖板(砂轮轴装在磨架拖板内)同时进给磨削工件的两个端面,控制工件厚度,工件一边进行磨削,一边在辊轮带动下向前运动,直至在b处下料,由此可见,工件的端面与内孔的垂直是无法保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磨削端面质量好,并能保证工件端面与内孔垂直的一种数控轴承端面磨床。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数控轴承端面磨床,它包括床身,伺服电机,料道,磨架拖板,其特征在于:工件拖板连接在床身左部,在其上固定有后推油缸,在其左侧装有侧推油缸,控制工件拖板往复运动的是由床身上固定的电机,电机上连有皮带轮经过传动轴通过偏心机构带动连杆,修正器固定在床身中部,床身右部通过滚珠丝杠固定磨架拖板,其上固定电主轴的磨头座,电主轴上装有砂轮接杆和砂轮,主动量仪测量工件端面位置由下顶块和上定块定位压紧。上、下料道固定在床身上,工件拖板采用的是精密直线导轨。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上下料以工件外圆固定,工件往复磨削端面,磨削端面质量好,并且能很好的保证工件断面与内孔的垂直,其断面与内孔的垂直达到0.002mm,其粗糙度达到Ra0.32。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工件上下料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磨削区局部示意图。
图面说明:1、左砂轮,2、左砂轮电机,3、左砂轮轴,4、料道,5、左磨架拖板,6、左伺服电机,7、右砂轮,8、右砂轮电机,9、右砂轮轴,10、右磨架拖板,11、右伺服电机,12、上料道,13、下料道,14、侧推油缸,15、电机底板,16、皮带轮,17、传动轴,18、连杆,19、工件拖板,20、后推油缸,21、修正器,22、磨头座,23、磨架拖板,24、伺服电机,25、主动量仪,26、下顶块,27、上定位块,28、砂轮,29、砂轮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上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附图1是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工件上、下料的流程示意图,现有技术具体的零部件之间的结构关系就不再描述。在床身上固定有上料道12和下料道13,工件拖板19采用的是精密直线导轨连接床身左部,在工件拖板上固定后推油缸20用以推出工件,其左侧装有侧推油缸14,推动工件由b处顶到c的磨削位置,电主动量仪测控工件位置,再由下顶块26和上定位块27定位压紧工件,电机底板15固定在床身后侧,电机由皮带轮16,传动轴17通过偏心机构带动连杆18,使工件拖板联动工件作往复运动,完成磨削过程,修正器21固定在床身中部,采用抬起到下式,用金刚笔单点修整砂轮28,床身右部通过滚珠丝杠机构固定着磨架拖板23,在其上固定着GDZ系列电主轴的磨头座22,通过伺服电机24来驱动控制磨架拖板的运动精度,电主轴上装有砂轮接杆29和砂轮28,工件上下料流程,工件从a处上料,依次经b→c→d(d’)磨架进给磨削,磨削完毕后,磨架后退,下一个工件将前一个工件推到e处,在e处下料,进入接料盒中。现有技术工件上下料流程:工件从a处上料,经皮带辊轮传送到磨削区(图示箭头方向),左右两块砂轮在左右砂轮电机带动下旋转,伺服电机带动左右磨架拖板(砂轮轴装在磨架拖板内)同时进给磨削工件两个断面,控制工件厚度,工件一边进行磨削,一边在辊轮带动下向前运动,直至b处下料,由此可以看出双端面磨床磨削工件的两个端面,而对工件的端面与内孔的垂直是无法保证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日升数控轴承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乡日升数控轴承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00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针尖两端定位干式机芯
- 下一篇:综合性学生用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