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控制电动磁力差速驱动桥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0255.5 | 申请日: | 200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43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杜文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文达 |
主分类号: | B60K17/02 | 分类号: | B60K17/02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华德明 |
地址: | 235200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控制 电动 磁力 驱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辆的驱动桥。
背景技术
现在的三轮车或三轮以上的电动车主要驱动装置为永磁式直流电机或励磁式直流电机。这两种电机,都有一些无法避免的缺点:必需在内转子上、或外转子上安装换向器,其结构复杂,噪音大,维护麻烦,电机使用寿命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电子控制电动磁力差速驱动桥,该驱动桥不需要换向器,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驱动桥包括桶形壳体和双转子,桶形壳体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齿轮室,齿轮室连接有半轴,双转子有外转子和内转子,内转子位于外转子内,内转子轴两端与外转子两端之间是滑动连接,双转子和碳刷位于桶形壳体内,双转子轴端与齿轮室内的动齿轮相连,双转子轴端根部连接有三个与碳刷相配合的滑环。
所述的滑环位于双转子的外转子轴端根部。
所述的滑环位于双转子的内转子轴端根部。
内、外转子相反的旋转方向,通过星齿轮的减速和调向,保证了两端滑键旋转方向一致。内转子可采用永磁体,也可采用励磁线圈。外转子可采用励磁线圈,也可采用永磁体。内、外转子也可同时均采用励磁线圈。
本实用新型不需要换向器,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安装方便,运行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半轴、2第一半轴筒、3.第一滑键、4.第一滑键套、5.第一齿轮室、6.第一星齿固定板、7.第一星齿轴、8.内齿轮、9第一碳刷、10.第一相线、11.第三碳刷、12.第三相线、13.第三导线、14.桶形壳体、15.外转子、16.外转子励磁线圈、17.风叶、18.内转子轴、19.第二齿轮室、20.第二半轴齿轮、21.第三星齿轮、22.第三星齿轴、23.第二滑键套、24.第二半轴、25.第二半轴筒、26.第二滑键、27.第二主动齿轮、28.第四星齿轴、29.第四星齿轮、30.第二星齿固定板、31.内转子轴左端、32.内转子、33.第二导线、34.第一导线、35.第三滑环、36.第二碳刷、37.第二相线、38.第二滑环、39.接地极导线、40.第一滑环、41.第二星齿轮、42.第二星齿轴、43.第一主动齿轮、44.外转子轴、45.第一星齿轮;46.外转子永磁体、47.第六导线、48.第四碳刷、49.第六碳刷、50.第五碳刷、51.第一内转子相线、52.第三内转子相线、53.第二内转子相线、54.第六滑环、55.第五滑环、56.第四滑环、57.第五导线、58.第四导线、59.内转子励磁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桶形壳体14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齿轮室5和19。齿轮室5连接有第一半轴1,第二齿轮室19连接有第二半轴24。双转子有外转子15和内转子32,外转子15采用励磁线圈,内转子32采用永磁体。内转子32位于外转子15内。内转子轴18两端与外转子15两端之间是滑动连接。双转子和碳刷9、11、36位于桶形壳体14内,双转子的外转子轴44左端与齿轮室5内的第一主动齿轮43相连,双转子的内转子轴18右端与第二齿轮室19内的第二主动齿轮27相连,双转子的外转子轴44左端根部连接有三个与碳刷9、36、11相配合的滑环40、38、35。
第一主动齿轮43和星齿轮41、45相啮合,星齿轮41、45同时和内齿轮8啮合,第一半轴1的第一滑键套4和第一滑键3相配合。第一滑环40与固定在桶形壳体14内的第一碳刷9相配合。第二滑环38与固定在桶形壳体14内的第二碳刷36相配合。第三滑环35与固定在桶形壳体14内的第三碳刷11相配合。
在第二齿轮室19中,第二主动齿轮27和星齿轮21、29相啮合,星齿轮21、29和第二半轴齿轮20相啮合。
第二半轴齿轮20上的第二滑键套23和第二半轴24上的第二滑键26相配合。第一半轴1、第二半轴24和内转子轴18位于同一轴心线上。
第一相线10、第二相线37、第三相线12、接地极导线39分别接通电子控制器后,电流通过第一滑环40、第二滑环38、第三滑环35、接地极导线39,经第一导线34、第二导线33、第三导线13分别进入外转子励磁线圈16,产生相应的磁场推动内转子32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文达,未经杜文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02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景式反射光源仿真电壁炉
- 下一篇:一种发光二极管警示灯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