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极机械联动型高压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70471.X | 申请日: | 2008-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41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沈春明;李付永;赵鸿飞;邓庆宏;王明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10 | 分类号: | H01H71/10;H01H3/24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建芳 |
地址: | 467000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极 机械 联动 高压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断路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三极机械联动型高压断路器。
背景技术
高压断路器主要是用来切合额定电流与故障电流、转换线路、实现对输电线路的控制和保护,作为电力系统重要的控制和保护设备,高压断路器对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电力系统中,由于断路器的安装位置不同,对其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比如发电机断路器、线路断路器、母线联络断路器、分段联络断路器、变压器保护断路器等;同时不同电压等级也有不同的要求,比如126kV及以下系统中所有断路器均要求三极机械联动,由于这些断路器操作功小、相间距小,很容易实现,所以目前所有厂家生产的126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断路器都为三极机械联动型。
对于252kV及以上系统,线路断路器要求为分极操作型,即一台产品由三个相对独立的极组成,每极都有独立的操动机构,其分、合闸电磁铁分别接受分、合闸命令。大多数情况下,三极机构会同时接到动作命令而同步动作,当遇到某一相或某两相线路故障时,相应相的机构将接到分闸命令而执行单极分闸操作,随后该极立即合闸。
对于变压器保护断路器,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求三极同时动作,即三极联动。要实现断路器三极联动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电气联动,即将上述分极操作型断路器的三个分(合)闸电磁铁接到一个分(合)闸继电器的触点上,这样,只要继电器接到动作信号,三个机构上的电磁铁就会同时接到命令而动作。目前,运行于需要三极联动场合的大多数252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断路器就是这种形式。这种形式实现起来比较方便,但在实际中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可靠性问题、同期性问题等。
第二种是液压联动,即采用一套电磁铁和控制阀通过三级阀分配后驱动三极断路器同时动作,保证了三极之间动作的可靠性和同期性,其不足是管路较复杂,漏油点多,现在已不常用。另外其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只有配液压操动机构的断路器才有可能实现这种形式的联动。
第三种是机械联动,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有ABB、SIMENS以及一些国内合资企业的产品。它们采用弹簧操动机构或液压操动机构作为驱动,连杆是采用单连杆或双连杆。国内生产的252kV及以上的高压断路器因为所选用本体的设计水平和连杆材质等,对连杆要求拉力大、速度快,而单连杆已无法满足这个要求,而现有的双连杆也由于相间距过大、强度不够等原因,发生开合闸时连杆震颤、连杆在快速运动过程中因上下跳动造成永久性弯曲变形等情况,导致可靠性降低,连杆寿命缩短,甚至出现杆断裂的严重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减少双连杆震颤和防止连杆变形的三极机械联动型高压断路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三极机械联动型高压断路器,包括横梁和安装在横梁上的三相本体,三相本体通过双连杆机构与操动机构相连接;双连杆机构包括两根平行的连杆和连接连杆的拐臂,所述双连杆机构上相邻两相之间均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支撑装置。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连接在横梁上的支撑支架,支撑支架上纵向装有支撑销轴,支撑销轴上铰接有支撑拐臂,支撑拐臂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双连杆机构的两根连杆上。
所述两根连杆均设有与支撑拐臂的一端转动连接的调节连杆。
所述调节连杆的截面为矩形。
所述操动机构为液压操动机构。
所述液压操动机构包括液压缸和转动连接在液压缸活塞杆上的主拉杆,主拉杆的一端和双连杆机构的主拐臂连接。
在双连杆机构中的相邻两相之间设置支撑装置,有效地防止了连杆在快速运动过程中因上下跳动而造成的永久性弯曲变形,保证连杆平稳运动,可以更好地满足对连杆拉力大、速度快的要求。调节连杆的矩形截面比圆形截面更方便钻孔,并保证连杆的强度。本实用新型可解决采用三极机械联动时因相间距增大所带来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实用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04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的过载保护装置及其电动环链提升机
- 下一篇:立体式安装的中频电源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