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路施工与列车安全运行联防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0949.9 | 申请日: | 200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83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孙保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市三力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3/00 | 分类号: | B61L2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韩 华 |
地址: | 450042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施工 列车 安全 运行 联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施工安全运行装置,尤其是涉及铁路施工与列车安全运行联防装置。
背景技术
运行列车在通过铁路施工地段时要进行减速和限速通过,目前减速信号一方面是通过复杂的管理系统发出通知,另一方面是靠乘务员用肉眼来观察前方道路施工地段所设置的减速信号牌获取信息。但随着列车速度的不断提高,再因雨雪烟雾等环境因素和管理疏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易造成乘务员观察不到减速信号现象的发生,这不仅影响道路安全施工,还影响到机车的安全运行,给列车安全运行埋下了较大的事故隐患。胶济铁路线2008年4月28日发生的重大撞车事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运行列车准确可靠地捕捉到前方路段减速信息的铁路施工与列车安全运行联防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铁路施工与列车安全运行联防装置,它包括车载无线收发器和地面无线收发器;所述车载无线收发器由微处理器及连接于其接口的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液晶彩显电路、语音电路、电源电路构成;所述电源电路由短路过流保护电路、电源滤波器、电源隔离模块构成;所述短路过流保护电路输入端与车载直流110伏电源电连接,其输出端经所述电源滤波器滤波后与所述电源隔离模块输入端电连接;电源隔离模块输出端分别与微处理器、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地面无线收发器由单片机和连接于其接口的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构成;所述单片机电源接口与蓄电池电连接;单片机输出接口与数据储存电路电连接;在单片机输入端电连接有信息输入器。
为实时保存减速信息,在所述微处理器输出端电连接有实时时钟电路、数据储存电路。
本实用新型优点就在于使运行中的机车能够准确可靠地捕捉到前方路段的减速信息,保证列车安全正点运行。工作时,车载无线收发器安装在机车的司机室内,工作电源采用机车上的DC110V,经过短路过流保护、滤波、电源隔离后,提供给无线数传模块、数据保存电路和液晶彩显电路所需工作电源,以保证符合TB3021《铁道机车动车电子装置》标准设计要求,增强抗干扰能力,实现不受机车控制电路的干扰和不对机车控制电路产生干扰。车载无线收发器收到地面无线收发器发送的减速信号后,实时保存所收减速信息,并发送已收到的确认信息给地面无线收发器,同时以液晶彩显显示减速信息和语音提示减速信息的方式,提醒乘务员及时采取减速措施,确保列车安全减速运行。地面无线收发器安装在地面减速信号牌上;由于铁路施工地段无法获取外接电源,因此采用DC12V蓄电池给地面无线收发器供电。地面无线收发器所发送的减速信息由地面专管人员设置,设置信息有限制速度、上下行和股道信息,设置信息后地面无线收发器便始终为过往列车发送减速信息,并实时保存过往机车收到减速信息后所返回的确认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图3-1、图3-2、图3-3、图3-4、图3-5、图4-1、图4-2、图4-3、图5-1、图5-2是图1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铁路施工与列车安全运行联防装置,它包括车载无线收发器和地面无线收发器;所述车载无线收发器由微处理器及连接于其接口的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液晶彩显电路、语音电路、电源电路构成;所述电源电路由短路过流保护电路、电源滤波器、电源隔离模块构成;所述短路过流保护电路输入端与车载直流110伏电源电连接,其输出端经所述电源滤波器滤波后与所述电源隔离模块输入端电连接;电源隔离模块输出端分别与微处理器、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为实时保存减速信息,在所述微处理器输出端电连接有实时时钟电路、数据储存电路。所述地面无线收发器由单片机和连接于其接口的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构成;所述单片机电源接口与蓄电池电连接;单片机输出接口与数据储存电路电连接;在单片机输入端电连接有信息输入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市三力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市三力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09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