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路加热式烤箱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1947.1 | 申请日: | 200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37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徐瑞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瑞芳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大珠;张绍严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路 加热 烤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类,特别涉及一种管路加热式烤箱。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一般供烘烤、干燥食物的烤箱,通常是在箱体内设有一电热丝等元件,在使用时藉由该电热丝对食物加温使其烤熟;常用的烤箱由于直接对食物加温,不但在烘烤、干燥过程中易使温度不断升高,造成烤焦使食物受损,且烘烤或干燥的范围不够均匀,影响食物的美味,需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路加热式烤箱,解决了常用烤箱易烤焦食物、受热不均匀、影响食物的味道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有机体,在机体内部设有第一及第二容置室,在第一容置室的底缘设有转盘,并在该转盘中心设有导管,导管连接于废气处理箱;第一容置室的左、右侧壁及后壁分别设有迂回排列的管体,管体的出口置于第一容置室的上方,管体的另一端沿第二容置室迂回排列后连接于突露于第二容置室的进气口,并在该第二容置室的下方,设有加热元件;藉由加热元件的加热以及进气口所输入的空气,使热温沿管体迂回于第一容置室,并由管路的出口散出,以供食物、衣物置于转盘,构成烘烤、烘干或干燥等作业,并使所产生的废气由导管进入废气处理箱,以供后置的处理;
其中,第一容置室底缘转盘所设的导管,穿设于一轴套,该轴套穿设于轴承及转轮,该转轮以传动带连接于马达,藉由马达带动转盘的转动,使置于转盘的食物得以达到全方位的烘烤、干燥等效果;
第二容置室下方所设的加热元件为电热丝、瓦斯炉或其他可供加热的元件;
第一容置室前方设有箱门,该箱门设有安全开关,该安全开关连接于马达及加热元件,在烘烤动作中开启箱门时,得以藉由安全开关关闭所有元件的动作,以达到安全防护的目的;
转盘设有挂架,以供不同的食物、衣物等勾挂于该挂架,随转盘缓慢转动,以达到另一种方式的烘烤或干燥、烘干等效果;
轴承及转轮一侧的机体壁面设有喷水管,藉由喷水管对轴承及转轮喷水,以避免轴承及转轮过热受损。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烤箱全方位迂回的加热,提高了烘烤、干燥的效果,防止烘烤食物或衣物因温度过于集中而烤焦或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管体排列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烘烤动作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废气排放动作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烘烤动作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设有机体100,在机体100内部设有第一容置室1及第二容置室2,其中,在第一容置室1的底缘设有转盘11,并在该转盘11中心设有导管12,使导管12穿设于一轴套121,该轴套121穿设于轴承13及转轮14,该转轮14以传动带141连接于马达15,藉由马达15带动转盘14的转动,进而使转盘11构成缓慢的转动,并在轴承13及转轮14一侧的机体100壁面设有喷水管142,导管12则在穿过轴套121后,连接于废气处理箱16;
第一容置室1的左、右侧壁及后壁,分别设有迂回排列的管体17,管体17的出口171置于第一容置室1的上方,管体17的另一端沿第二容置室2迂回排列后,连接于突露于第二容置室2顶缘的进气口172;
第一容置室1前方设有箱门18,该箱门18设有安全开关181,该安全开关181连接于马达15;
第二容置室2的下方,设有加热元件21,该加热元件21为电热丝、瓦斯炉或其他可供加热的元件;
机体100的前缘适当位置,设有供调整温度及设定动作时间的开关3、4;
藉由前述构件的组合,构成一管路加热式烤箱,在使用时,供食物、衣物等置于第一容置室1的转盘11,在开关3、4调整温度及设定动作时间后,藉由加热元件21的加热,以及进气口172所输入的空气(空压机等设备输入),使热温沿管体17迂回于第一容置室1的内部,并由管路17的出口171散出,对置于转盘11上的食物、衣物等,构成烘烤、烘干或干燥等效果,而动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则由导管12进入废气处理箱16,以供后置的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瑞芳,未经徐瑞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19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电缆用新型剥缆装置
- 下一篇:活动装卸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