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乙草胺中间体氯甲基乙基醚的合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1995.0 | 申请日: | 200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01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王传林;田晓军;霍凤华;李子辉;历秀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化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3/12 | 分类号: | C07C43/12;C07C41/01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达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瑜声 |
地址: | 132000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草胺 中间体 甲基 乙基 合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乙草胺醚化系统的改进,具体说涉及乙草胺 中间体氯甲基乙基醚的合成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乙草胺是一种优良的除草剂,广泛适用于玉米、 棉花、花生和大豆田地芽前除草。
乙草胺生产主要包括酰化、醚化两步。醚化采用双釜切换操 作,通过插底管将来自HCl气缓冲罐中HCl气导入反应釜中,搅 拌下进行醚化反应,生成氯甲基乙基醚,未反应的盐酸气,进入 串联的2釜中继续反应。当1釜中产品合格时卸出,并向1釜中 加入多聚甲醛和乙醇。来自HCl气缓冲罐的HCl气进入2釜进行 醚化反应,未反应盐酸气进入1釜反应。未冷凝气体通过水喷射 器中的水进入循环水池中。操作中连续向循环水池中补加新鲜水, 通过水喷射器形成闭路循环,连续排出污水。前述工艺存在污水 中COD含量超标,最高达12000mg/L,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入废 水处理;盐酸气对设备管路的腐蚀、泄漏等,严重污染了环境。 同时,氯化氢利用率仅为60%左右,甲醛和乙醇消耗高,需大量 外购补充的氯甲基乙基醚,导致乙草胺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 乙草中间体氯甲基乙基醚的合成装置,以明显减轻氯化氢气体的 污染,消除醚化过程中的废水,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乙草胺中间体氯甲基乙基醚的合成装置,该装置主要有盐酸 气缓冲罐、冷凝器、吸收罐、A釜和B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A釜、B釜顶部分别设有喷射器A、喷射器B,所述的喷射器A、 喷射器B分别经管线与各自釜顶相连,并经A釜的循环泵C、B 釜循环泵D,通过管线与各自反应釜底部相连,构成A釜、B釜 自身闭路循环系统;盐酸气缓冲罐分别通过经K1阀和K4阀与A 釜和B釜的插底管相连;A釜通过其顶部管线上的K2阀与B釜 顶部相连;B釜通过其顶部管线上的K5阀与A釜顶部相连;A 釜通过顶部管线上K7阀与冷凝器顶部相连;B釜通过顶部管线上 K8阀与冷凝器顶部相连;A釜上设有自动调节阀K3,以调节A 釜的喷射器A盐酸气循环量,从而调节控制盐酸气缓冲罐的压力; B釜的管线上设有自动调节阀K6,自动调节B釜喷射器B的盐酸 气循环量,调整反应A釜的气体压力,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压力平 衡。上述的自动调节阀K3、K6均设有各自的旁路,盐酸气缓冲 罐装有上压力表PIC 103,A釜上装有压力表PI 101,B釜上装有 压力表PI 102。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 显著的进步及积极的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A、B反应釜串联并各自配套1台循环 泵、1台喷射器,构成各釜自身循环系统,以替代原工艺采用的 两釜串联插底搅拌工艺,使盐酸气得到充分利用,吸收的更完善。
(2)盐酸气利用率由原工艺60%提高到90%;其余10%盐酸 气溶于产品氯甲基乙基醚中进入下步缩合工序,盐酸气逸出明显 降低,无盐酸气味,尾气吸收罐中未检测出有盐酸气,明显的改 善了环境,醚化过程无废水排放,生产成本比现有技术明显下降。
附图说明
附图为乙草胺中间体氯甲基乙基醚的合成装置图,图中
1—A釜 1-2—喷射器A 1-1—泵C
2—B釜 2-2—喷射器B 2-1—泵D
3—缓冲罐 4—冷凝器 5—吸收罐。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如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化集团公司,未经吉化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19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VC塑胶密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快速发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