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感应型料位计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72131.0 | 申请日: | 200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11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孙立东;韩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隆华测控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30 | 分类号: | F23C10/3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宏伟 |
地址: | 130033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 型料位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感应型料位计,用于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料 位测量指示,属于计量仪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火电厂应用的节能环保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数量很大,提高 对其运行过程的监测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出灰器中灰位的测量 对及时了解物料的存贮量,保证锅炉的燃料供给,优化火电机组的经 济运行,提高作业的自动化程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出灰器中 温度极高(在1000℃左右),传统的测量方法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器 件极易损坏,根本不能正常工作,因而对其灰位的测量一直是一个难 题。
实用新型的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感应型料位计,解决了循环流化床锅炉高温 对器件的损坏、测量精度的影响,保证测量数据采集、控制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
由探头、安装壁、波导管、测控电路及安装支架构成,波导管的 前端设在探头中,后端与测控电路连接,在波导管与安装壁之间由耐 高温隔热材料浇注固定成型,其中,波导管为两段分体结构,探头内 的前端波导管为拱形弯管结构,通过相同口径的耐热瓷管与后端的波 导管连接为一体,连接处为安装壁,安装壁上设有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探测元件与安装壁的之间用高温耐 热材料浇注,可以减少高温的热辐射,并加快温度的向外传导;探头 部分到安装壁之间的波导管采用弯管设计,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波导管 的热辐射;通过炉壁的防火砖,炉壁外的温度就比较低,几乎就没什 么高温的热辐射。安装壁处设有散热孔,受热的空气上升,从散热孔 中流出,可以有效的防止热对流的产生,散去了部分热量。将探测部 分与安装壁设计成两个部分,在探测元件与安装壁之间的空隙用隔热 陶瓷填满,内部波导管分体设计,用隔热陶瓷管连接,这样可以减小 热量通过金属外壳及内部波导管的直接热传导速度,增加了热量的散 失时间。这样能使其自身吸收的热量和释放的热量达到平衡。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隔热、散热的机械结构,将探测部分在炉体 内吸收的高温几乎完全散失掉,达到热平衡。使之完全可以满足火电 厂高温环境下对物料高度检测设备的的要求。解决炉体出灰器内高温 对系统连接电气部分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中:a、炉体内的热量b、反射、传导的部分热量c、阻隔的 部分热量d、散失的部分热量;
1、探头;2、高温耐热材料;3、波导管;4、隔热陶瓷管;5、安 装壁;6、安装支架;7、测控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所示,由探头1、安装壁5、波导管3、测控电路7及安 装支架6构成,波导管3为两段分体结构,前端波导管3为拱形弯管 结构探头1内的,通过相同口径的耐热瓷管4与后端的波导管3连接 为一体,连接处为安装壁5,安装壁5上设有散热孔,后端与测控电路 7连接,在波导管3与安装壁之间由耐高温隔热材料2浇注固定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探头伸入炉体内,出灰器内的热量a(参见图2), 首先在探测部分的前端用高温耐热材料浇注,可以起到定型和加速出 灰器内热量在探测部分的向外传导的作用,并可以减少出灰器中的高 温辐射,在探头内的波导管(3)弯管设计可以大大降低波导管的直接 热辐射,可以散掉部分热量b;新型高温隔热系统自身外壳向外部散失 部分热量c;安装壁处设置的散热孔(5),受热气体从散热孔中流失掉, 从而防止了热对流的产生,散失了部分热量d;此时炉体内的总热量a 几乎损失了98%,剩余的2%热量通过利用金属外壳和波导管断开用 隔热陶瓷(4)连接的特殊设计,将减缓这部分热量向后部传播的速度, 使之在较慢的传播速度下不断的散失,这样使新型高温隔热系统吸收 的热量和释放的热量达到平衡,使其自身的温度保持在电气元件要求 的范围内,避免了高温影响各个部分的正常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隆华测控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隆华测控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21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明导电体
- 下一篇:高压/高温磁共振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