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硅胶仿真皮肤针刺手法练习垫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2445.0 | 申请日: | 200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27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昌辉;王清;程宏刚;郭明;兰凤英;吕岩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昌辉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宏伟 |
地址: | 130033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大***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胶 仿真 皮肤 针刺 手法 练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硅胶仿真皮肤针刺手法练习垫,用于针灸教学的辅助练习器具,属于医疗教学实验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几千年来,学习针灸的人在最初进行针刺手法练习时多采用纸垫练针法和棉团练针法。纸垫练针法是将纸张折成长约8厘米、宽约5厘米,厚约2~3厘米的纸块,用线如″井″字形扎紧,做成纸垫。用于进针手法的指力练习。缺点是纸的质地无恒定的标准,厚薄不一,易被扎烂,指力无法完全掌握。棉团练针法是用棉花作衬,外用布包裹,封口扎紧后做成直径约6~7厘米的棉团。用于行针手法的练习。其缺点是棉花绑定的松紧无标准,在操作是易出现“滞针”的现象。另外,这两种练针方法均没有外固定,在练习时容易刺伤练习者的手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硅胶仿真皮肤针刺手法练习垫,解决了纸制或棉团针灸练习垫存在的松紧失衡、手感差、仿真性不高和容易出现的滞针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包括:采用不同材质的硅胶块、EVA、PVC等无毒的材料制成层状结构,分别模拟皮肤的真皮、表皮、皮下组织(筋膜、脂肪等)等组织,具体结构如下:
本实用新型是由表皮层、真皮层及肌肉层构成复合层状结构,其中,表皮层为1~6mm的硅胶层,其下复合有EVA树脂厚度为2~10mm的脂肪层和硅胶厚度为5~20mm的肌肉层。
表皮层和脂肪层之间设有两层硅胶厚度分别为1~6mm的真皮层和筋膜层。
脂肪层和肌肉层之间复合有硅胶厚度为1~6mm的筋膜层。
肌肉层的底部复合有PVC厚度为2-5mm的加强层。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可直接在真皮层表面进针手法的指力练习。提供了一种能够适合教师演示,初学者练针,可反复针刺的,毫针、三棱针皮肤针等针具进行针刺操作的练习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由表皮层、真皮层、脂肪层、肌肉层构成层状结构,仿真人体皮肤组织结构,用于练习针灸手法时,其手感接近临床实际的操作手感;可反复使用10万次以上;耐老化、耐腐蚀、牢固耐用、便于携带;并适合多种针具进行针刺手法操作练习。解决了传统练针法中纸垫厚薄不一、易碎;棉团松紧无度、易误刺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所示,由表皮层1、脂肪层4及肌肉层6构成复合层状结构,其中,表皮层1为1~6mm的硅胶层,其下复合有EVA树脂厚度为2~10mm的脂肪层4和硅胶厚度为5~20mm的肌肉层6。
上述的针刺手法练习垫中,表皮层1和脂肪层4之间还可设有两层硅胶厚度分别为1~6mm的真皮层2和筋膜层3。
也可在真皮层4和肌肉层6之间复合有硅胶厚度为1~6mm的筋膜层5。
肌肉层6的底部复合有PVC厚度为2-5mm的加强层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昌辉,未经王昌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24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合装饰条及线路板的工作台
- 下一篇:红外线遥控的灌溉机井预付费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