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机盐均匀焙烧回转窑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2472.8 | 申请日: | 200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92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吕文广;郑景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市弗兰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7/08 | 分类号: | F27B7/08;F27B7/14;F27B7/20;F27B7/32;F27B7/38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铁生 |
地址: | 132021吉林省吉林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机盐 均匀 焙烧 回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机盐焙烧设备,确切地说是一种无机盐焙烧回转窑。
背景技术
有色金属盐类或沉淀物焙烧成氧化物,如:镍盐(或氢氧化物)焙烧成氧化镍,钴盐(或氢氧化物)焙烧成氧化钴;二次充电电池正极材料,如固相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锰酸锂,镍钴酸锂,三元系镍钴锰酸锂及磷酸铁锂;磁性材料等,通常采用数百度温度焙烧方式获得。常用的窑炉为辊道炉、隧道窑、推板窑、回转窑等。采用辊道炉、隧道窑、推板窑主要缺陷在于:(1)使用瓷舟、匣钵、坩埚盛物料,劳动量大,单位时间产量低;(2)焙烧均匀性差,盛物料匣钵四周、上中下部位的物料受温度不均匀,造成产品质量不均匀,体现在不同位置的氧化物主含量不一致、晶粒尺寸变化差异大、氧化物粒度分布宽、XRD检测半高宽差异变化大。回转窑相对以上窑炉,对上述存在的缺陷有一定的改善。
1885年出现回转窑,到现在已一百余年。其窑筒体卧置,略倾斜,一般在1-5度左右,焙烧加热作回转运动。回转窑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德国Riedhammer公司的一体式结构;另一类是日本赤见株式会社推出的分段式结构。这两类结构形式利弊互见,各有千秋。
回转窑加热方式为三种:燃油回转窑、燃气回转窑、电热回转窑。在电、油、气三种加热方式中,电热是一种最清洁的能源,除了取用和分配方便之外,还具有热效高、无烟气、无灰渣带走显热、窑体结构简单紧凑、散热面积小、散热损失少、易于自动控制调节、窑温控制精度高、适合较窄预烧温度工艺要求等特点,这是燃油和燃气加热方式所不能比拟的。电热回转窑不仅无需建设燃料贮运站、场,简化了燃料采购运输和安全管理工作,燃油回转窑是电热回转窑的2.6—2.9倍,燃气回转窑是电热回转窑的3.1-3.3倍,而运行耗能成本则燃油、燃气回转窑分别高出电热回转窑48%和25%。
电热回转窑是采用电阻材料作为电热元件而进行加热的。20世纪80年代从德国Riedhammer公司引进的回转窑,其加热元件是采用镍铬合金(1Cr18Ni9Ti或Cr25Ni20Si2)或铁铬铝合金(0Cr13A14或0Cr25A15)制成螺旋形发热体,一般在窑墙两侧和窑底三面布置安装。优点是窑管三面受热,加热均匀,热效率高;缺点是一旦窑墙发热体损坏,必须掀起窑顶盖,吊出窑管后方可进行修换,操作非常麻烦,而且费工费时,大大地影响了生产。几经国产化后,现已改进为用硅碳棒(SiC)作加热元件,在窑底单面布置。这样虽然是单面辐射传热,但由于窑管是匀速旋转的,管子受热仍很均匀,因此,在不影响回转窑热效率和正常工况条件下,很好地解决了加热元件方便修换的问题。刘文采在期刊《磁性材料及器件》2004第1期“回转窑整体结构与加热方式的探讨”一文中,详尽探讨了回转窑的整体结构形式和加热方式。
但目前使用的回转窑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进料颗粒大小不均匀,物料在炉膛加热管内运转加热不均匀,容易滚动结成球状大颗粒,导致烧结后的物料粒度大小不均匀,影响了成品质量,批次间质量差异较大,请参见图4。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无机盐焙烧回转窑进料颗粒大小不均匀,物料在炉膛加热管内运转加热不均匀,容易滚动结成球状大颗粒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无机盐均匀焙烧回转窑。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无机盐均匀焙烧回转窑,它包括:喂料机构、窑体、加热管、冷却机构、出料机构、托轮驱动机构、可调倾角的支撑装置,窑体内设有加热装置、加热管穿过窑体,冷却机构设有冷却管,加热管与冷却管连成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管有挡板;
所述的挡板为3-4个;
所述的喂料机构设有对辊破碎装置;
在喂料机构和加热管之间设有棒磨系统,棒磨系统与加热管固定连接,冷却管与混料机构间也设有棒磨系统,棒磨系统与冷却管固定连接;
喂料机构和加热管之间棒磨系统为2级,冷却管与混料机构间棒磨系统2级;
所述的混料机构为滚筒式,滚筒为纺锤形,出料口可自由开闭,滚筒通过离合器与棒磨系统连接。
棒磨系统中的磨棒为5-24边形或圆形/或它们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市弗兰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吉林市弗兰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24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墨电极二次焙烧隧道窑隔离门
- 下一篇:节能型金刚石制品三相变频热压烧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