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控温卷扭速进排气歧管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2507.8 | 申请日: | 200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86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陈煌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煌文 |
主分类号: | F02M35/104 | 分类号: | F02M35/104;F02M31/13;F02B31/04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大珠;张绍严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控温卷扭速进 排气 歧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类,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控温卷扭速进排气歧管。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汽车与机车对于现今社会上已成为必要交通工具之一,因此用油量也是一大资源需求,目前世界各国对于用油需求都具有急迫性,对于输出油国家也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将石油产能提高,尽量使各国用油量都达到平衡,对于发展中的国家来说,更是需要用油,也因此,国际原油价格不断的攀升,各国的油价也是不断的上扬,对于必须利用汽车的人来说,如何才能将油钱省到最少范围才是主要课题。
许多对车子是狂热份子的人来说,涡轮车可以说是非常好的一种选择,不仅马力大,在高速时更能省油,但一般旧式涡轮进气车利用排气管所排放出的高温废气来带动涡轮,将风高速旋转打进化油器,使马力扭力上升,但涡轮只能在高速时才能启动,在低速时无法启动,并且耗油,同时因工作温度很高,使氧气容易达到氧化状态,使其引擎马力动力及汽油燃烧能力下降。
对于机踏车来说,虽然机踏车与汽车相比较为省油,平均机踏车一公升可跑三十公里左右,但长久下来,若是油价继续攀升,机踏车对省油钱来说也并不是明智之举;
再者,许多客运或是运输业者用油可说是每天的需求,若是油价继续上升,该种行业生存必然会发生问题,更是会增加许多失业人口,对经济来说更是一大冲击;
然而,许多人看衰后期油市,纷纷的将车上的引擎装上逆电流等省油器,该种省油器虽可将汽车省下许多燃油,但其马达形成略显不足的状况,且对于环保来说并无帮助。
如附图1所示,一般常用的省油器1一端延伸有一条以上的电力线11,搭配其它附属元件,即可搭载完成,响应到开车族的心声,但该种省油器1虽可达到省油的目的,但同时马达的动力也随之慢慢的流失,且有伤引擎的可能,此外,省油器1需要布线,安装方面非常繁琐,而且费用不低,需要普及化有一定困难度。
如附图2所示,另一常用省油器12包括有管壳121,管壳121内具有呈现上窄下宽的片体122,该等片体122以螺旋排列方式结合在管壳121上,当使用时,风将会通过管壳121造成螺旋风,达到马力、扭力及省油的效果提升,但此种省油器12因属于单面螺旋结构,其马力及扭力的提升效果不好,且因螺旋风的风速不够,当风进入化油器后并无法使汽油燃烧完全,导致省油的效果不佳,在排气时所排放的CO2、CO及HC无明显降低,环保程度备受质疑,需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控温卷扭速进排气歧管,解决了常用省油器达到省油目的的同时流失马达动力、伤引擎,安装繁琐、费用较高、不易普,以及单面螺旋结构省油器马力及扭力的提升效果不好、省油效果不佳、环保效果差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管体,该管体为中空状;复数片体,各片体两端呈预设角度反向扭曲旋转,且各片体两端分别固设在管体的内壁;
其中,管体在一侧设在复数温度调节装置,各温度调节装置延伸有正电性元件及负电性元件,该正电性元件上设有开关及阻抗元件,该负电性元件一端设有自动控温检测装置;
管体一端形成有凸部;
凸部为复数片体所构成;
片体与管体内壁的连接方式为点焊固定、拉钉固定及螺纹固定其中之一:
自动控温检测装置为全自动控温;
阻抗元件为预定范围欧姆的电阻;
管体两端进一步为平面式多片体;
自动控温卷扭速进排气歧管装设在机踏车内;
自动控温卷扭速进排气歧管装设在汽油车、瓦斯车、柴油车及燃油引擎车型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使汽油燃烧更完全,增强引擎扭力,更省油;同时搭配温度调节装置,引擎预热时间缩短,引擎迅速达到工作温度,驾驶时更顺畅。
附图说明:
图1为常用省油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另一常用省油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动作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之一;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之二;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之三;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之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煌文,未经陈煌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25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