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倍于油缸行程的大行程往复运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72519.0 | 申请日: | 200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08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田景春;王海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景春;王海维 |
主分类号: | F15B15/20 | 分类号: | F15B15/20;F15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52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程 往复 运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以液压为动力源的线性往复运动驱动机构,特别是一种能产生多倍于油缸行程的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一般以液压油缸作为动力源的线性往复运动驱动机构,其驱动机构的线性运动的行程即为油缸活塞的工作行程,因此,需要的工作行程越大,就要求油缸的有效行程越长,必然加大了油缸的长度和驱动机构的整体结构尺寸。在工作环境有限、但又需要有较大工作行程的情况下就难以直接简单的采用液压油缸作为动力源的驱动机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倍于油缸行程的大行程往复运动机构,以实现用较小行程的油缸可产生多倍于油缸行程的大行程往复运动,可用作各种需要大行程线形往复运动机械上的驱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多倍于油缸行程的大行程往复运动机构,由外框架、通过设置在外框架上的油缸驱动连接的沿外框架滑道上下往复移动的内框架、对称设置在内框架上的两组滑轮机构和驱动连接在该滑轮机构上的沿内框架滑道上下往复移动的滑板构成;所述的每组滑轮机构按以下方式组成:在所述内框架的上、下端分别设置2个滑轮,在所述外框架中部的固定板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1个滑轮,将上升钢丝绳的一端固连在外框架中部的固定板上,其另一端从内框架上端的一个滑轮到外框架中部的固定板上侧的一个滑轮,再到内框架上端的另一个滑轮的依次绕过每一个滑轮后连接在所述的滑板的上端,下降钢丝绳的一端固连在外框架中部的固定板上,其另一端从内框架下端的一个滑轮到外框架中部的固定板下侧的一个滑轮,再到内框架下端的另一个滑轮的依次绕过每一个滑轮后连接在所述的滑板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多倍于油缸行程的大行程往复运动机构的工作原理是:
当所述的内框架在油缸的驱动下沿外框架移动a长度时,其所述的滑轮机构中的上升钢丝绳和下降钢丝绳的末端行程长度则为2na,因此使所述连接在钢丝绳上的滑板移动长度为2na,即,如果在内框架的上、下端分别设置2个滑轮时,滑板的移动行程是油缸行程的4倍;如果在内框架的上、下端分别设置3个或4个滑轮时,滑板的移动行程将是油缸行程的6倍或8倍。采用本实用新型时,将其滑板连接到需驱动的机械上,就可实现被驱动部件的往复运动工作。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用较小行程的单节油缸可产生多倍于油缸行程的大行程往复运动,因而可缩短运动机械的整体长度;该机构适用于需要大行程升降或大行程横向作用力的各种工作场合。本机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靠耐用,还可起到增速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多倍于油缸行程的大行程往复运动机构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一种多倍于油缸行程的大行程往复运动机构,由外框架1、通过设置在外框架1上的油缸7驱动连接的沿外框架1滑道上下往复移动的内框架2、对称设置在内框架2上的两组滑轮机构和驱动连接在该滑轮机构上的沿内框架2滑道上下往复移动的滑板4构成;所述的每组滑轮机构按以下方式组成:在所述内框架2的上、下端分别设置两个滑轮3,在所述外框架1中部的固定板8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滑轮3,将上升钢丝绳5的一端固连在外框架1中部的固定板8上,其另一端从内框架2上端的一个滑轮到外框架1中部的固定板8上侧的一个滑轮,再到内框架2上端的另一个滑轮的依次绕过每一个滑轮后连接在所述的滑板4的上端,下降钢丝绳6的一端固连在外框架1中部的固定板8上,其另一端从内框架2下端的一个滑轮到外框架1中部的固定板8下侧的一个滑轮,再到内框架2下端的另一个滑轮的依次绕过每一个滑轮后连接在所述的滑板4的下端。
所述的油缸7的底端和活塞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的外框架1中部的固定板8上和内框架2上。
该实施例是一种能产生4倍于油缸行程的大行程往复运动机构,由此可知,如果在内框架2的上、下端分别设置3个或4个滑轮时,滑板的移动行程将是油缸行程的6倍或8倍。
显而易见,所述的由滑轮和钢丝绳构成的滑轮机构,也可采用由链轮和链条构成相同作用的链轮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景春;王海维,未经田景春;王海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25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脑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气体易燃性检测试验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