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柔软减震枕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2563.1 | 申请日: | 2008-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529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宇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宇星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0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软 减震 | ||
技术领域:
本项目属生活日用品。具体涉及一种柔软减震枕。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火车或汽车卧铺上的枕头都与家里普通枕头本质上一样。这种枕头不能减少行驶中车辆振动对躺着的人头部的影响。这种通过枕头传递到头部的振动对大脑和视力是有害的,使人难以入睡,十分烦恼。为此,设计一个能显著减少车子振动对头部影响的枕头是十分必要的。这种枕头可称之为柔软减震枕。
2006年12月25日人们已提出了一种关于减震枕的实用新型。这种减震枕的特点是减震材料被围在硬塑料板中。其不足是,当车辆晃动剧烈而导致头部与减震器碰撞时,可能碰痛、碰伤头部。因此,应尽可能使得减震器柔软,不能碰痛、碰伤头部。本实用新型就是对这种已有减震枕的改进,目的在于更好地保护乘客的安全。
发明内容:
减震枕的功能是减少对头部的振动,可有多种实现方式。这里提出一种简单的柔软减震枕。其目的是,提出一种既能有效减少车辆震动对乘客的危害,又没有任何安全隐患的新型减震枕。
这种柔软减震枕由结构相同、其底面固定在同一个长方形底面平板两端的左、右减震器及中间放置普通枕头的悬空平台这三部分构成,其特征在于,减震器的减震材料由布包裹,减震材料中相互垂直地放有振动阻尼板a、b,振动阻尼板a、b垂直于减震器的底面,振动阻尼板的上部用细绳连结到包裹减震材料、位于减震器上部的布上,悬空平台的两端固定有横杆,横杆与振动阻尼板b固定在一起。
悬空平台位于左、右减震器中间,与矩形底面平板有一定的距离、完全不接触。
减震器中的减震材料是一些弹性很好的材料,可以是泡沫海面、充气袋、弹簧等。减震材料的弹性系数k可根据平躺在床上的人头部对枕头的压力范围确定。
减震机理如下:按本设计,常规枕头放在悬空平台上。由于悬空平台不接触床面,因此车的振动只能通过左、右两边的减震器传过来。床平面的垂直振动通过细绳拉压包裹减震材料的布导致减震材料垂直方向的伸缩,而床在水平方向的振动通过振动阻尼板导致减震材料水平方向的伸缩。这样,振动能就转化为减震材料的热能,车的振动通过减震器后就必将被显著的减弱。
附图说明:
图1是柔软减震枕正面剖面图。图2是减震器侧面剖面图。图3是减震器俯视剖面图。图4是悬空平台俯视图。
图中1是长方形底面平板;2是悬空平台;3是振动阻尼板a;4是减震材料;5是包裹减震材料的布;6是细绳;7是振动阻尼板b;8是悬空平台上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一个简单柔软减震枕的实施例,可按如下方式制做。柔软减震枕的底面平板长为60cm、宽20cm,厚1cm;悬空平台厚1cm,其矩形板部分长34cm,宽20cm,横杆长21cm,连结矩形板与横杆的杆长6.5cm;每个减震器高18cm,底面长20cm、宽12cm,减震材料选用泡沫海绵,减震阻尼板a长7cm、宽6cm、厚0.4cm,减震阻尼板b长12cm、宽6cm、厚0.4cm;减震阻尼板a、b相互垂直;a、b的两端及中心连结有细绳,细绳长7cm,细绳另一端固定在减震器上部的布上;泡沫海绵的底部及包裹泡沫海绵布的底部都粘结在减震枕的底面平板长上。减震阻尼板、底面平板、悬空平台都用塑料制作。减震器的外形如图1所示。
这样就做好了柔软减震枕。这种柔软减震枕能够有效减少车辆震动对乘客的危害,又由于这种它的左、右减震器外部是柔软的,而没有任何安全隐患。并且结构简单、易于制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宇星,未经陈宇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25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