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工具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3602.X | 申请日: | 200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42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林肇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肇国 |
主分类号: | B25F5/00 | 分类号: | B25F5/00;G05B19/04;G05B15/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钱 凯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工具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工具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减少操作者劳动力,提高手工具工作效率的电动工具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本文中所称手工具是泛指以电动马达产生动力的手持工具,例如电动起子、牙科用高速钻牙机、电动雕刻刀等。前述手工具在其握把上设有一压扣板开关,控制手工具内部的电动马达运转与否,意即如操作者期望手工具持续工作,即必须一直按住压扣板开关不放,以生产线上的作业员为例,假设一个工作日内,必须锁付25,000个螺丝,每个螺丝锁付所需时间0.5秒,即须花去12,500秒,根据前述的操作方式,作业员必须持续按住压扣板开关的时间达208分钟,此对于作业员的特定手指产生非常大的负担,同时亦较容易造成职业伤害。另由于对作业员的负担较重,容易产生疲劳,亦直接影响其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电动工具控制装置,其使操作者不必持续按住开关,即可轻松地操作手工具执行工作,并因而可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动工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是令一控制装置至少包括一微处理器、一马达驱动电路及一单触键;其中:该单触键是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其在触按时即产生一驱动指令输入微处理器;该微处理器是作为运算控制中枢,其内建一时基驱动流程,在接收驱动指令后持续一段时间送出驱动讯号给马达驱动电路;该马达驱动电路通过一转换接口与前述微处理器连接,该马达驱动电路输出端供与一电动马达连接。
前述的电动工具控制装置,其中控制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回授电路,该回授电路与微处理器的回授端连接,以取得手工具电动马达的状况。
前述的电动工具控制装置,其中控制装置是内建在手工具内。
前述的电动工具控制装置,其中控制装置是一独立形式的单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使操作者不必持续按住开关,即可轻松地操作手工具执行工作,并因而可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将控制装置内建在手工具内部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将控制装置以独立形式设在手工具外部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方块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电路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流程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0手工具 101导线
10控制装置 11微处理器
12马达驱动电路 13转换接口
14回授电路 15单触键
20电动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装置10可内建在手工具100内部,或以一单体形式独立于手工具100以外,而通过导线101与手工具100连接。前述手工具100是以电动起子为例,而其应用场合不限于电动起子,凡是于内部设有电动马达以产生动力的手工具,皆为本实用新型可应用的对象。
至于本实用新型一可行实施例的电路方块图,请参阅图3所示,主要是由一微处理器11、一马达驱动电路12、一转换接口13、及一回授电路14组成;其中:
该微处理器11是作为运算控制中枢,其一输入端上设有一单触键15,以接收操作者送出的驱动指令或停止指令,其输出端是通过转换接口13与马达驱动电路12连接,微处理器11内建一时基驱动流程,以便在接收单触键15被按压后所产生的驱动指令后,向马达驱动电路12送出驱动讯号。
该马达驱动电路12输出端与手工具的电动马达20连接,以便由微处理器11送出驱动讯号驱动电动马达20并控制其转速。
该回授电路14是连接于电动马达20与微处理器11各回授端之间,以向微处理器11回授电动马达20的状况。
请参阅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电路图,该电动马达20是由三相电源UVW所驱动,该转换接口13及马达驱动电路12分别具有三组线路,以分别控制三相电源。又连接于电动马达20与微处理器11之间的回授电路14亦具有三组线路,以分别回授电动马达20上的负载电流状况,作为调整驱动讯号的依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肇国,未经林肇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36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供墨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供光饰机工作容器用的翻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