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去内毛刺专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74170.4 | 申请日: | 2008-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89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平;龚树成;李福珍;王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友诚镀锌钢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4 | 分类号: | B24B9/04;B24B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606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毛刺 专用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去除生产的钢管内表面毛刺的专用机械。
背景技术
钢塑复合管粘接质量是其主要生产要求,根据这一要求钢管内表面去除毛刺成为制约钢塑复合管的瓶颈,传统的生产方式是通过人工完成这个工序,这样操作不仅需要2名操作工人,而且每名工人每天得搬运100吨左右钢管,一方面劳动强度大,另一方面去除毛刺的质量也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的钢管内去毛刺的专用机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这种设备包括位于工作台端部的夹紧机构、位于工作台上的进给机构及进给机构驱动的旋转去刺机构。
进一步地,只在工作台一端设有夹紧机构,进给机构位于工作台上并驱动着旋转去刺机构,所述旋转去刺机构包括导向机构、钻杆、钻柄和一个以上的钻头。
进一步地,工作台左右两端均设有夹紧机构,进给机构位于工作台的中部其左右两端均驱动着旋转去刺机构,所述旋转去刺机构包括钻头、导向机构、钻杆、钻柄。
进一步地,工作台左右两端均设有夹紧机构,进给机构位于工作台的中部其左右两端均驱动着旋转去刺机构,所述旋转去刺机构包括导向机构、钻杆、钻柄、一个以上的钻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设备能同时完成一根以上钢管的内去毛刺工作,极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可提高工作效率6倍,满足了钢管生产线的速度要求,可降低人员成本60%;这种设备包括位于工作台端部的夹紧机构、位于工作台上的进给机构及进给机构驱动的旋转去刺机构,因此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安装使用维修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进给机构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进给机构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夹紧机构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夹紧机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这种设备为左右对称结构,包括位于工作台左右两端部的夹紧机构、位于工作台中部的进给机构1及进给机构1驱动的位于进给机构左部的正向旋转去刺机构、进给机构1驱动的位于进给机构右部的反向旋转去刺机构,所述夹紧机构6固定在支撑架9上,支撑架9通过立柱10和横板8进行支撑,托管机构7固定在横板8上,所述进给机构1左右两侧自近向远依次连接着钻柄2、钻杆3、导向机构4,钻柄2、钻杆3通过导向机构4支撑在机架5上。
参照图2、3,所述进给机构1左右两侧自近向远依次连接着钻柄2、钻杆3、导向机构4,钻柄2、钻杆3及其端部的钻头11通过导向机构4支撑在机架5上。
参照图4、5,所述夹紧机构6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部分包括气缸12、连接板14、导向杆13,所述气缸12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板14的中部,所述导向杆13对称设置在连接板14的左右两侧,所述导向杆13的下端;中间部分包括位于上压盖15、下压盖18、卡紧板24内的部件和位于下压盖18之下的依次连接的导向件19和压头20,所述位于上压盖15、下压盖18、卡紧板24内的部件自上向下依次是碟簧16、压下杆17;下部分包括卡紧座21和位于其下的调整板23,连接杆25通过销轴22将气缸12下端与卡紧板23进行连接。参照图5通过接口26为气缸12供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友诚镀锌钢管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友诚镀锌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41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热水器保温水箱组合进出口
- 下一篇:一种软光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