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简易电针夹持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4191.6 | 申请日: | 200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54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彭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良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B18/12;A61N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瑜 |
地址: | 300250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简易 电针 夹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安全简易电针夹持器。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临床中使用的电针线夹装置一般均是由正极和负极电针线夹构成,如鲨鱼嘴式夹头其体积偏大,分量偏重,易使被夹毫针沉坠弯曲并引起患者不适,若操作者不慎碰拉导线拽住刺入穴位的毫针等突发情况,引起突然牵拉后肌肤疼痛等意外,这样会造成患者肌肤疼痛感;又如鱼钩式弹力夹多为铁丝弯制结构,这种弹力夹日久会长锈影响其外观和卫生,而且稍有不甚,导线与钩夹互相缠绕,容易产生线夹之间时常打结不易梳理的弊端,不仅给医护人员带来诸多麻烦和工作量,而且影响了工作效率。此外,由于上述电针线夹装置结构比较复杂,生产制造上程序比较繁琐,制作成本亦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且使用方便的安全简易电针夹持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安全简易电针夹持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带刚性的金属丝弯曲制成的弹性回形夹结构,在回形夹外侧终端上设有一与其成直角的折弯部,回形夹一端弯曲部连接有电针仪输出导线。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折弯部的长度0.18-0.2cm。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给医护人员治疗安放操作和收取带来方便,缩短治疗准备时间和穴位留针各点之间的交换轮作时间。改进后的电针夹持器轻巧光滑,易于操作者举地插放操作,比较省力,基本上杜绝了线夹之间时常打结不易梳理的弊端。又由于本夹持器采用相对开放的滑嵌式对接结构,既能保证稳定地传导脉冲电流,又可避免碰拉导线拽住刺入穴位的毫针等突发情况发生,引起突然牵拉后肌肤疼痛等意外。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携带及整理方便以及适宜体针和头面针等各部位电针使用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回形夹;2、折弯部;3、输出导线;4、电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安全简易电针夹持器,它是由带刚性的金属丝弯曲制成弹性的回形夹1结构,该回形夹长2.9cm,宽0.8cm。在回形夹1外侧终端上制有一与其成直角的折弯部2,所述折弯部约长0.18-0.2cm,其长度以能挡住移进的针柄为宜。回形夹一端弯曲部固定连接有电针仪输出导线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请参阅图2,将针灸电针刺入相关穴位并以适当手法操作后留针,即可一只手将夹持器卡口“鸭嘴”端对准留针针柄中段,另一只手同时在针柄上下端稍作扶持,两只手对向合力迅速完成针柄嵌入动作。当针柄移至夹持器中部,即会遇到其直角折弯部的阻挡。此时电针与夹持器恰成一“中”字样结构且较为稳定,待每一组夹持器全部连接到位后,即可开通仪器并按预设波进行依次调节,实施脉冲治疗。当结束治疗时,先关闭电源,再一只手扶持针柄,另一只手捏住夹持器尾部,向后移开针柄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良,未经彭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41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铜原料的处理精制方法
- 下一篇:无线通信装置中的状态通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