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节油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74423.8 | 申请日: | 2008-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05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之;南文俊;阚国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静之 |
主分类号: | F02M27/00 | 分类号: | F02M2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美英 |
地址: | 300221天津市河西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节油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节油净化器。
背景技术
汽车是现代社会的主要交通运输工具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的需求与日俱增,目前我国汽车的生产量及保有量急剧增加,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近些年来,对汽车的尾气排放控制的要求更加严格,同时提出了更高的节能要求。目前,现有的节油净化器产品,其不足之处,是节油与净化的效果尚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节油净化器,它安装在汽油、柴油发动机的进油管处,能促使燃油得到充分燃烧,进而降低燃油的消耗,减少废气的排放。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节油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车节油净化器,由2个壳分体组成的壳主体和镶嵌在壳主体内的装有重金属反应板的理化反应室、设置在理化反应室两侧的理化反应板以及设置在壳主体两端的理化反应端盖构成的。
所述装有重金属反应板的理化反应室,其个数设置为至少4个。
所述2个壳分体,由抗高温,耐油和耐碱的特殊材料混合分别压制成型的。
所述理化反应板,由纳米技术制成的天然矿石合成材料理化反应板。
所述重金属反应板,由纳米技术制成的重金属反应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和优点
有益效果:经天津市环境检测中心,采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排放的限制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18285-2005的检测方法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加装本实用新型的汽油车的排气污染物的削减效果数据为:行驶3公里后,高怠速工况CO的削减率为86.81%,HC的削减率为98.12%。
怠速工况CO的削减率为97.23%,HC的削减率为61.98%。
上述检测数据表明,加装本实用新型,可促使燃油得到充分燃烧,燃油的消耗和尾气排放显著降低了,从而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优点: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造价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1中,1-壳主体,2-理化反应板,3-理化反应室,4-重金属反应板,5-理化反应盖。图2中,A-壳分体,B-壳分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和2,一种机动车节油净化器,所述的汽车节油净化器,由2个壳分体A和B组成的壳主体1和镶嵌在壳主体1内的装有重金属反应板4的理化反应室3、设置在理化反应室3两侧的理化反应板2以及设置在壳主体1两端的理化反应端盖5构成的。
所述装有重金属反应板4的理化反应室3,其个数设置为少4个。
所述分体A和分体B,由抗高温,耐油和耐碱的特殊材料分别压制成型的。
所述理化反应板2,由纳米技术制成的天然矿石合成材料理化反应板2。
所述重金属反应板4,由纳米技术制成的重金属反应板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各种燃料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组成的,由碳原子和氢原子依靠共键而结合成了烷类分子。燃料中大分子团内部互相交叉粘性很大,而碳原子和氢原子结合使分子成为磁性分子,分子之间借助于偶极矩的静电形成大分子团,在正常雾化下,每个雾粒都是由一定的大分子团组成,按发动机工作规定的顺序,尚来不及分解成碳原子和氢原子,被迫进入燃烧室参加了燃烧,然而又被排到排气管外,排出产生的一氧化碳(CO)和碳氢化合物(HC)即使被气化了,还是以分子和小分子团的形式出现并处于与空气混合状态,不宜分解。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壳主体1内设置了理化反应室3,当壳分体A和壳分体B这2个壳分体合在一起的时候,立即产生了极强的理化反应,使燃料大分子团通过理化反应室3内的重金属反应板4和理化反应室3两侧的理化反应板2时形成了众多的涡流和回应点,燃料分子形成特定排列,促使燃料充分燃烧。此外,其中重金属理化反应板4中的涡流在涡流床表面产生了部分热量,也使气化速度加快,并形成了高燃点,燃期相应缩短,从而使发动机旋转扭力增大,使燃料消耗下降,并降低一氧化碳(CO)和碳氢化合物(HC)的排放量。
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汽油和柴油发动机的进油管处。在一般的车工况条件下,节油率达到12%-20%,同时废气排放大幅度减少。
本实用新型的节油净化器,亦可安装在汽油和柴油的其它机动车的油管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静之,未经李静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44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空带刃口型密封件
- 下一篇:一种烟叶烤房用加热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