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脉诊与治疗一体化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4690.5 | 申请日: | 200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74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郭善儒;郭希学;王春东;郭峥嵘;刘俊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赢赢信息技术研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N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384天津市华苑产业***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治疗 一体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脉诊与治疗一体化系统。
背景技术
中医学以整体观方法论为理论基础,创建了独具特色的中医理论和诊疗体系。中医认为人体表象信息(望、闻、问、切四诊信息)与疾病的本质(症候)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故诊断学的基本原理被概括为“以表知里”。其中,脉诊(切)是诊断疾病时的重要方法。由诊脉得到的脉象能反映人体各种生理和病理状况,脉象的变化能表征五脏六腑气血盛衰,是观察体内功能变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对病症识别,病情判断,病因分辩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运用计算机辅助系统实现脉象信息提取的研究,国内外均有一些报道。同时,利用声波的振动信息实现与人体血脉的共振而进行养生、康复、健身、治疗的仪器设备也投放市场。无论是用于诊断的“脉诊仪”,还是用于治疗的“声波仪”,都是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在实践中展现出它们独特的优越性。但同时上述这些设备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首先,“脉诊”与“治疗”仪器相互独立,“脉诊”仪器不具备“治疗”功能,而“治疗”仪器也无法实现“脉诊”仪器脉象信息的提取与分析功能,因此造成“脉诊”与“治疗”过程不能相互结合,无法对病施治,治疗效果欠佳;另外,现有“脉诊”仪器对采集的脉象信息分析过于细化,有违中医整体观方法论,降低了确诊的精确度,而“治疗”仪器由于无法与前级脉象信息提取及分析结果相互结合,对其输出的声波共振频率不能实现合理选择,难以实现对人体功能态有针对性的良性干扰,从而影响其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以中医整体观方法论和功能态理论为基础,以“类人体生命信息”与人体谐振为目的,兼具“脉诊”及“治疗”功能的智能脉诊与治疗一体化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智能脉诊与治疗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脉象采集传感器:用于采集人体脉象信息丛;
脉象信息丛分析处理模块:用于接收脉象采集传感器输出的脉象信息丛并将该脉象信息丛进行量化分析,按虚、实分类输出脉象大类信息;
脉象大类信息分析处理模块:脉象大类信息分析处理模块的输入端通过第一信息接口与脉象信息丛分析处理模块输出端相连接,用于将脉象大类信息进行分类标识及优选并生成待治疗信息码;
类人体生命信息生成模块:类人体生命信息生成模块的输入端通过第二信息接口与脉象大类信息分析处理模块输出端相连接,用于根据待治疗信息码对应生成用于治疗的类人体生命信息;
类人体生命信息传输器:用于将类人体生命信息传输至人体。
而且,所述的脉象采集传感器为一柔性压电式传感器,用于采集人体手腕部“寸”、“关”、“尺”穴位脉象信息丛,并将该脉象信息丛以波形信号形式传输至脉象信息丛分析处理模块。
而且,所述的类人体生命信息传输器为一声波发生器,用于将类人体生命信息以声波干扰形式传输至人体。一声波发生器,用于将治疗信息以声波干扰形式传输至人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智能脉诊与治疗一体化系统遵循中医的整体观思想和生命运动的功能态观点,采用脉象信息的“大类提取”和“大类分析”,以及治疗的“大类集优”的方式,克服了传统“诊断”仪器的脉象采集及分析过细的缺憾。
2.本智能脉诊与治疗一体化系统利用人体血脉的共振特性,脉象提取时将十二经脉以共振特性标注,以便在治疗时能与治疗信息(“类人体生命信息”)的共振信息谐振,可实现声波的共振频率的合理选择。
3.本智能脉诊与治疗一体化系统,将“脉诊”和“治疗”功能相结合,具备脉象诊断与声波调理高度自动化及一体化的优点,在实施过程中,各系统单元与人体形成一个封闭的边诊断、边治疗的网络系统,满足了患者看病治疗一体化的愿望,特别对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广大群特则更具有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流程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类人体生命信息生成模块的功能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智能脉诊与治疗一体化系统,该系统包括:
一、前级:脉象采集系统单元。由脉象采集传感器及脉象信息丛分析处理模块构成。脉象采集传感器为柔性压电式传感器。脉象信息丛分析处理模块采用计算机分析处理装置。脉象采集系统单元的功能流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赢赢信息技术研发中心,未经天津市赢赢信息技术研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46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