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救降人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5064.8 | 申请日: | 2008-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07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云鹏 |
主分类号: | A62B1/06 | 分类号: | A62B1/06 |
代理公司: | 天津伊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念冬 |
地址: | 300042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救 降人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案属于从建筑物上降人用的装置,特别是以机械传动方式传动的降人 用装置,尤其适于配置在民宅、办公楼等高层建筑物上。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而当火灾、地震或其他突发事件等危险情 况发生时,如何迅速自救逃生就是个大问题,大量的人都从安全楼梯逃生会 很慢,很挤,来不及,现有技术有很多高空施救的措施:
如中国专利200520029478.3公开了一种高空缓降救生器的缓降装置,属 于高空缓降救生器的部件。传动大齿轮与牙轮同轴心固定连接,该牙轮与钢 制环链啮合,离心轮与传动小齿轮同轴心固定连接,该传动小齿轮与该传动 大齿轮啮合,离心轮滑动连接离心磨擦块,该离心轮外部套有磨擦壁。优点 在于:结构新颖,使用方便,安全可靠。通过钢制环链与牙轮啮合传动,再 带动离心装置快速旋转,产生离心阻尼,起到限速作用。
又如中国专利01204148.3公开了一种可移位式个人高楼逃生装置,在逃 生装置壳体中,设置有卷绕钢索的钢索卷轴筒,钢索卷轴筒一侧面形成有内 齿轮,钢索卷轴筒的中心设置一煞车组件,煞车组件形成有齿轮,钢索卷轴 筒内齿轮与煞车组件齿轮间设置有传动齿轮,煞车组件周围设有数个煞车块, 在壳体的钢索释出口端设置钢索煞车拉块,钢索煞车拉块靠一煞车把手带动 可压制钢索作动,在壳体内设有两活动式钢索导轴,使钢索释出时能垂直滑 动,不会造成卡索危险。
已知技术的构造不适于固装在建筑物上,作为民宅或办公楼的民用设施 配置应用。业界亟待一种可以长期固定安装在建筑物的某一立面墙体上、应 急情况发生时,自救者可以迅即抱绳逃生的降人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克服前述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 构造简单、适于固定安装在建筑物上配用的自救降人用装置。
本发明解决首要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 供的一种自救降人用装置,包括传动机构、救生缆绳,其中,所述传动机构 通过传动轴安装在与建筑物墙体固定结合的支架上,齿轮组通过传动轴装置; 救生缆绳抱轴缠绕,固装端与支架固定,自由端与救生背带连接,启动手柄 成可释放或锁固传动轴的方式配置在传动轴端部。
本发明解决首要技术问题还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自救降人用装置,其中,所述支架具有可撑架传动轴的支臂,所 述传动轴位于该支臂之间的位置设置具有预设的粗糙度、容救生缆绳抱紧缠 绕的缆绳缠绕区部,齿轮组通过传动轴分别装置在支架的两支臂外侧;阻尼 块装置在齿轮组与支臂之间。
前述的自救降人用装置,其中,缓释器配置在支架一侧,该缓释器借由 分支传动轴与一齿轮组中的从动轮同轴连接,该缓释器为两个套装在分支传 动轴上的可使轴缓释转动的弹簧构成。
前述的自救降人用装置,其中,所述支架具有与建筑物墙体立面固定结 合的安装部;具有密码锁装置的应急箱与救生缆绳自由端连接的救生背带匹 配设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在优异的结构配置下,至少有如下的优点:
本案设置传动机构通过支架与建筑物墙体稳定固装,以及救生缆绳与传 动机构的合理配置;还有启动手柄与传动轴的简捷配置可以实现在应急情况 发生时,自救者迅即抱绳逃生的需要。
本案传动轴设置具有预设的粗糙度、容救生缆绳抱紧缠绕的缆绳缠绕区 部,以及阻尼块的合理配置,可以有效提高降人用装置的稳定安全性。
本案缓释器的合理配置,进一步提供了多个人同时自救降人的可行方式; 扩宽了本案救生装置的使用范围;
本案进一步提供了亲和受众的配置,设置具有密码锁装置应急箱,由此 可与救生缆绳匹配结合存放救生缆绳自由端配置的救生背带,此措施即可有 效满足应急之需,又可有效防止盗贼不当使用。
本案简捷的构造设置,可有效提高传动机构的耐受性,制造成本低廉, 易于产业再现,特别适合建筑商作为配套设施应用。技术贡献显著,完全实 现了前述的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案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特征及其功 效,详细说明如后;为了简单和清楚的目的,下文恰当的省略了公知技术的 描述,以免那些不必要的细节影响对本技术方案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云鹏,未经张云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50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化打蜡装置与方法
- 下一篇:一种传输复用报文的方法、设备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