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灸鞋底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5117.6 | 申请日: | 200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10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王登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登福 |
主分类号: | A61N1/10 | 分类号: | A61N1/10;A61N1/00;A43B1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钱 凯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鞋底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底,尤其涉及一种可于穿着时,构成对脚底电灸按摩,且可达到亮光显示作用的电灸鞋底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的鞋子,无论为拖鞋或其它的鞋子,除了供脚部穿着外,并不俱备有其它的作用,虽然,有些拖鞋在鞋面设以突粒,在穿着时借由突粒的按压,构成对脚底不同穴居的按摩,但该等按摩鞋由于结构简单,在穿着时仅能以硬质的突粒按压穴位,因此,其效果并不显著,且长期使用易造成脚部的不适,很不理想。申请人有鉴于此,秉持从事该项业务多年经验,经不断研究、实验,终于研制成本实用新型,以使鞋子的脚底按摩更具效果,且不需任何的电源,以达到环保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电灸鞋底结构,使鞋子在穿着时,构成对脚底电灸按摩,以及达到亮光显示作用,且不需使用任何的电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灸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底,其内部设有一压电元件,使该压电元件的正、负极分别连接于多个导电突粒、以及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发光二极管,并使该等导电突粒依人体脚底的穴位,由鞋底的表面排列突露,该等发光二极管则由鞋底的侧边或其它的位置突露;弹片,是设于压电元件的上方,其对应于鞋底内部上缘突块;借由上述构件的组合,构成一电灸鞋底,以将鞋底制成拖鞋或其它型式的鞋子,在穿着行走时,借由对弹片的压制,使弹片弹压于该压电元件,进而使压电元件产生电压,将电压传导至该等导电突粒,以构成对脚底不同穴位的电灸按摩,且点亮发光二极管,以达到新奇的显示。
前述的电灸鞋底结构,其中置于压电元件上方的弹片,为圆弧状,其周缘设以多个支点,并于其中心下缘设有一突点,使弹片受压制后构成对压电元件的弹压,并于弹压后能够因圆弧状而回复定位。
前述的电灸鞋底结构,其中鞋底内部对应于弹片的突块,以对该弹片的压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鞋子在穿着时,构成对脚底电灸按摩,以及达到亮光显示作用,且不需使用任何的电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压电元件及弹片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实施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其它鞋子的组装实施例图。
图中标号说明:
1·鞋底 11·压电元件 12·导电突粒
13·发光二极管 14·突块 15·弹片
151·支点 152·突点 100·拖鞋
200·运动鞋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阅图1、图2,并配合图3,本实用新型主要设有一鞋底1,该鞋底1的内部适当位置设有一压电元件11,使该压电元件11的正、负极分别连接于多个导电突粒12,以及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发光二极管13,并使该等导电突粒12依人体脚底的穴位,由鞋底1的表面排列突露,该等发光二极管13则由鞋底1的侧边或其它的位置突露,内部上缘适当位置则设有一突块14;
该压电元件11的上方,设有一对应于鞋底1内部上缘突块14的弹片15,该弹片15为圆弧状,于其周缘设有多个支点151,并于弹片15中心下缘设有一突点152;
借由上述构件的组合,构成一电灸鞋底,以将鞋底制成拖鞋100或其它型式的鞋子,在穿着行走时,能够借由对弹片15的压制,使弹片15弹压于该压电元件11,进而使压电元件11产生电压,将电压传导至该等导电突粒12,以构成对脚底不同穴位的电灸按摩,且点亮发光二极管13,以达到新奇的显示。
请参阅图4,并配合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于拖鞋100时,当使用者穿着后,在行走时由于其脚部不断对鞋底1踩踏,在每一次的踩踏时,该弹片15能够向下的压制,进而使弹片15借由其突点152弹压于该压电元件11,使压电元件11产生电压,将电压传导至该等导电突粒12,以构成对脚底不同穴位的电灸按摩,且点亮发光二极管13,以达到新奇的显示,而由于该弹片15是呈圆弧状,因此,弹片15在弹压后能够回复定位,以待下一次的弹压,如此周而复始,不断的对脚底穴位构成电灸,以及点亮发光二极管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登福,未经王登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51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震求生台面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空气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