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教室照明节能智能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5481.2 | 申请日: | 2008-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03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德奕 |
主分类号: | H05B41/36 | 分类号: | H05B41/36;H03K17/9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1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教室 照明 节能 智能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控制领域,特别是一种教室照明节能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教室内的照明普遍采用开关控制,对于面积较小的教室,一般采用一个开关控制,使用电量较小;对于面积较大的教室,则需要多个开关对设定分区的区域照明灯进行控制。现有的教室,对照明的控制是人为控制,与教室内的人数多少没有关系。当学生人数较少时,依然灯光通明;人数稀少时,灯光依旧,由此浪费了大量电力能源。
通过检索,发现了几篇相关文献:1.教室照明智能控制装置(CN2838203/河北理工大学(侯国宪).-2006.11.15),包括电机,探测器,透镜,单片机主控电路,人机交互电路,继电器和照明灯。光线亮度探测器与单片机主控电路连接,人机交互电路、继电器分别与单片机主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照明灯具与继电器连接,所述的主动式探测器和被动式探测器交替连接,它们的输出端分别与单片机主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可任意角度摆动的主动式探测器的前部与透镜连接,后部与电机相连安装在教室内的顶部,被动式探测器安装在教室的门口上。数个主、被动式探测器对移动和静止的人体红外信号进行探测,并以人体信息和自然光照信息作为照明灯开闭的依据,由单片机统一采光,采样,分区,延时,集中控制照明。而本课题采用主动式近红外直射辨向探测器技术来动态检测教室的实际人数,根据教室人数的多少分区域开灯,实现人多多开灯,人少少开灯;采用磁敏传感技术检测座位上是否有人,通过微控器控制区域的照明灯,区域有人就开灯,区域无人不开灯;采用座位人体探测与教室人数检测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微控器实现有人区域必须人坐满才可开启新区域的照明灯;可以根据教室的大小任意设定教室的人数,以适用不同规格教室的需要。2.教室照明区域化智能监控系统(吴桐等//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6,23(3).-314-316),是将室内分成若干个区域,采用主动、被动式热释电探测器相结合的方法,对移动和静止的人体红外信号都能探测。而本课题不仅采用了主动式近红外直射辨向探测器技术来动态检测教室的实际人数,分区域开灯。并采用磁敏传感技术检测座位上是否有人,区域有人就开灯,无人不开灯。两者相结合,实现有人区域必须坐满后方可开启照明的新区域。3.日光灯远红外智能节电控制仪(王岭娥;熊 伟等//电气应用.-2007,(4).-S39-S41),根据人员的坐落位置开启日光灯,不仅采用主动式近红外直射辨向探测器技术来动态检测教室的实际人数,根据教室人数的多少分区域开灯,实现人多多开灯,人少少开灯;而且采用磁敏传感技术检测座位上是否有人,通过微控器控制区域的照明灯,区域有人就开灯,区域无人不开灯;以及采用座位人体探测与教室人数检测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微控器实现有人区域必须人数坐满后再来人方可开启新区域的照明灯,防止人少时分坐在几个不同区域时开启多个区域照明灯造成用电浪费;还可以根据教室的大小任意设定教室的人数,以适用不同规格教室的需要。4.教室灯光智能控制系统(覃如贤//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5,20(1).-11-14)利用单片机为核心部件,人体检测采用主动式红外扫描技术,可实现照明系统得定时控制、环境亮度控制、人体红外检测和手动控制等功能,在教室天花板中央安排旋转云台,使传感器扫描室内,从而统计人数和位置。
上述文献均未发现有与本专利申请技术术特征完全相同的专利及非专利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结构简单、技术先进新颖、控制可靠、能适用于不同规格的教室且教室节能控制效果好的一种教室照明节能智能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教室照明节能智能控制系统,由光电辨向探测电路、磁控探测电路、微控制器、显示器电路及照明灯电路构成,其特征在于:
(1).光电辨向探测电路由芯片IC1、电阻R1、R2、R3、二极管D1、D2、D3及电容C1、C2构成,LED1显示工作状态。光电辨向探测电路通过光电探头IC2、IC3分别连接微控器IC4的INI0及INI1接口;
(2).磁控探测电路由电阻排R17—R33、开关排K1—K4、芯片IC5-IC6CD4082构成并通过该芯片分别连接微控器IC4的P3.4、P3.5、P3.6、P3.7接口;
(3).微控器IC4还通过其专用接口连接一由电阻R12、R11、R6-10以及三极管V1、V2所构成的显示器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德奕,未经张德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54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