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密度互连电路板印刷对位可调节式网框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5992.4 | 申请日: | 200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97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白立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普林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5/36 | 分类号: | B41F15/36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308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密度 互连 电路板 印刷 对位 调节 式网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路板印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密度互连电路板印刷对位可调节式网框。
背景技术
电路板上印刷文字标识时一般使用网绢,通过网绢印刷可以使文字标识印刷的非常清晰、饱满,所以这种印刷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保持印刷时网绢的张力,操作人员一般采用自动绷网的结构,如图5所示,网绢6的边缘被粘合剂牢固地粘接在网框1侧边的上表面,网绢上制有图像的区域7位于网框的四个侧边依次连接圈起的印刷区内。网绢固定后,操作人员将网框固定在丝印机上既可以开始印刷。但由于网框是由四个侧边固装在一起组成,网框的四个侧边均无法移动,当网绢被粘合剂固定后如果出现网绢上制有的图形与电路板有错位的情况,操作人员将很难对网绢和电路板的对位进行调整,尤其是在印刷字符比较密集的电路板时更加难以对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能方便调整网绢和电路板对位的高密度互连电路板印刷对位可调节式网框。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密度互连电路板印刷对位可调节式网框,是由四边网框构成的长方形框架形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长方形框架的里侧均相向对称安装有左、右调整板及上、下调整板,左、右调整板及上、下调整板均采用2~3个螺栓进行安装。
而且,长方形框架与调整板安装的具体结构是:对应每一个螺栓在左、右调整板及上、下调整板上均固装有一螺母,螺栓穿过长方形框架及四个调整板并啮合螺母。
而且,长方形框架与调整板安装的具体结构是:在四个调整板上直接加工内螺纹方式啮合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高密度互连电路板印刷对位可调节式网框在原有网框的基础上增加了螺栓和可在螺栓上进行位移的调整板,通过旋转螺栓使粘接在调整板上表面的网绢可以进行适当的拉伸和调整,在不影响网绢张力的基础上,很好的解决了原有网框结构无法对网绢和电路板对位进行调整的缺点。
2.本高密度互连电路板印刷对位可调节式网框采用螺栓作为调整位移的零件,节约了成本,可有效的减小网框的体积,因为螺栓是标准零件,便于操作人员更换。
3.本高密度互连电路板印刷对位可调节式网框中的螺栓的一端与调整板一端面嵌装的螺母啮合连接,使调整板的牵引力更大,而且螺栓的外螺纹和螺母的内螺纹可以加工成间隔较小的螺纹,在操作人员旋转螺栓时使调整板可以更精密的调整网绢和电路板的对位。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很好地解决了原有网框结构无法对网绢和电路板对位进行调整的缺点,而且使用方便、易于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截面剖面图;
图3是图2的I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粘接网绢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现有技术的网框粘接网绢后的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高密度互连电路板印刷对位可调节式网框,为由四边网框1所构成的长方形框架形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是:在长方形框架的里侧均相向对称采用螺栓4安装有左、右调整板2及上、下调整板3,左、右调整板及上、下调整板均采用2~3个螺栓进行安装,其安装的具体结构是:
对应每一个螺栓在左、右调整板及上、下调整板上均固装有一螺母5,螺栓穿过长方形框架及四个调整板并啮合螺母,螺栓通过啮合螺母方式调节左、右调整板及上、下调整板与长方形框架的相对距离。为了实现微调,螺栓的外螺纹、螺母的内螺纹可以加工成间隔较小的螺纹,操作人员通过旋转螺栓可使调整板更精密地调整网绢和电路板的对位。
也可采用在四个调整板上直接加工内螺纹方式啮合螺栓,以省却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图5所示:
1.将网框水平放置,通过螺栓将每个调整板调整到合适的位置;
2.将网绢6的边缘通过粘合剂粘接在调整板的上表面,网绢上制有图像的区域7位于调整板圈起的印刷区内;
3.将网框放置在丝印机上,操作人员通过微调螺栓使网绢与电路板正确对位;
4.开始印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普林电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普林电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59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集成水阀
- 下一篇:解码音频信号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