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系统管路油的冲洗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6131.8 | 申请日: | 200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62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士彬;李斌;郭永良;马介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032 | 分类号: | B08B9/032;B08B3/10;B08B3/14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卢茂春 |
地址: | 03000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系统 管路 冲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液压系统管路油的冲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各冶金企业使用的液压系统管路油的冲洗装置,在油箱的底部设置直通式吸油口,油泵吸入油箱内的油及油中的杂物,通过油泵泵出岛冲洗管路,如此反复循环进行冲洗,冲洗管路的速度较慢,冲洗时间较长,冲洗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缩短冲洗时间,提高冲洗效果,保证油品的清洁度,保证工程进度的液压系统管路冲洗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油箱,油箱内设置吸油浮筒、加热器、滤网、磁棒,吸油浮筒通过法兰连接管道,管道穿过油箱并与油箱外的油泵连接,油箱的外箱体上安装阀门,油箱通过管道连接回油过滤装置。
所述的吸油浮筒为圆筒的两端设置挡板,其中一个挡板上设置孔,管道穿过该孔并与挡板固定,圆筒的筒壁上设置吸油孔。
所述的回油过滤装置是采用两个单筒过滤器串联安装在一起为一组,将两组串联后的过滤器通过管道并联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可以根据工程的需要,分段冲洗,提高了冲洗效率,避免冲洗时间过于集中;
2、能避免因过多赃物流进油箱,造成高压泵的磨损漏油现象,提高了高压泵的使用寿命;
3、与现有技术相比缩短了冲洗时间,减少了冲洗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油浮筒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转动的转筒11与各管道的连接图(相对图1放大)。
图中,1、油泵2、阀门3、油箱4、吸油浮筒5、加热器6、磁棒7、过滤网8、管道9、管道10、过滤器11、转筒12、法兰13、管道14、筒15、管道16、吸油孔17、挡板18、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油箱3,油箱3内设置吸油浮筒4、加热器5(HR94.112KW 380V型设置三个)、金属过滤网7、磁棒6,油箱3的外箱体上安装两个排污阀门2(DN40PN16型),吸油浮筒4通过转筒11连接管道13,转筒11的一端设置挡板17,转筒11与管道13之间为间隙配合连接,即转筒11套在管道13的外围,法兰12套在转筒11外,管道13穿过油箱3连接油泵1(SNF2200R46型),加热器5、金属过滤网7、磁棒6均固定安装在油箱3的箱体上,九根磁棒6固定在一块金属板上,金属板固定在油箱3上,油箱3通过管道8连接回油过滤装置。
回油过滤装置是采用两个单筒过滤器10(RFMBN/HC851F10型)串联安装在一起为一组,将两组串联后的过滤器通过管道并联在一起,这种组合方式可减小过滤器造成的回油背压,保证冲洗速度,又可方便更换不同过滤精度的滤芯,保证过滤精度,减少冲洗费用,确保总管路的冲洗效果。
图2、图3所示,所述的吸油浮筒4为密封的圆筒14的一个底面上设置孔,管道15穿过该孔并与该底面固定连接,圆筒14朝下的筒壁上设置吸油孔16,转筒11与管道15之间为间隙配合连接,并用密封圈18密封。
吸油孔可以根据油箱内液面的高度自动调整,保证油泵吸入的油液为油箱内上部液面干净的油液,保证了冲洗时泵给油的清洁度,缩短冲洗时间和减少冲洗费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61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