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瘢痕粘连固定带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6495.6 | 申请日: | 200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45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赵洪良;李连贵;张德磊;赵振平;李俊鹏;郑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邯郸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A61F13/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淑敏;刘伟 |
地址: | 056015河北省邯郸市复***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瘢痕 粘连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肤肌创伤、烧伤、整形等治疗过程中防治瘢痕粘连之器具,属医疗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肤肌创伤、烧伤、整形等治疗及实施过程中常出现瘢痕粘连现象,除使肤肌的外观美感受到严重影响外,还会因粘连影响到有关部位的功能,如指(趾)蹼处的瘢痕粘连会导致手功能的严重缺失。目前所采用的防粘连用具为筒状的弹力套或适用于手部的弹性手套,前者主要针对肢体或躯干的平坦部分,使用局限性大;后者对于指(趾)蹼等特殊部位无法保持可靠和持续的指蹼压力,用于儿童时易出现掌横弓变短,影响儿童骨骼发育等负作用。综上,应研制开发可消除上述弊病的防瘢痕固定用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瘢痕粘连固定带,该带应具有适用范围广,负作用小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称问题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瘢痕粘连固定带,构成中设有塑性带、弹性带、塑性带及弹性带的两端分别带有搭扣。
上述防瘢痕粘连固定带,所述弹性带两端的搭扣为尼龙搭扣,尼龙搭扣中的子扣位于弹性带上、母扣位于塑性带带面上。
本实用新型中塑性带、弹性带的长度可根据所适用部位匹配选取,塑性带可方便的套在腕部、头部等部位上并通过搭扣调节控制套装的松劲度,弹性带可通过两端的搭扣方便在挂接在塑性带上,适用范围广、使用佩带方便,佩带过程中透气行好,与肤肌之间可保持适宜的触接压力,无佩带引发的儿童掌横弓变短,骨骼发育受影响等弊病,经临床验证,有效率达100%;此外,还具有结构简单,材料来源广泛,易于加工制作的优点,适宜作为烧伤、整形等医治过程中的防瘢痕粘连用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零部件标号分别为:1-塑性带、2-弹性带、3-子扣、4-母扣,5-尼龙搭扣。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使用新型中的塑性带1为可弯曲的塑性材质带,如一定厚度的薄塑片带等。弹性带2为可伸缩的弹性带,如松劲带等。塑性带1两端分的用于塑性带环绕成圈状后两端的连接。弹性带2两端的搭扣用于其于塑性带之间的挂接。
仍参阅图1。图示实施例中,弹性带2两端的搭扣为尼龙搭扣,尼龙搭扣中的子扣3可剪成小长条块缝在弹性带2的两端头上,母扣4可为与塑性环带绕圈匹配的长条带,缝制在塑性带1的带面上。塑性带1两端的搭扣也可采用图示的尼龙搭扣5,以方便调节环圈的圈径。
仍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用于手部防瘢痕粘结使用时的佩带方法为:使塑性带1的长度与腕部的粗细匹配,将塑性带1环绕在腕部后通过尼龙搭扣5以一定压力固定在腕部上,使弹压带2的一端通过子扣3搭粘在塑性带1上的母扣4上,使弹性带2的另一端绕经指蹼后通过子扣3搭粘在塑性带1的适当部位的母扣4上便可。同理,用于头部时,将塑性带1套装在头部上,使弹性带2的一端搭接在塑性带1的适当处便完成用于头部的佩带使用。用于其它部位方法同上,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邯郸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邯郸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64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