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清洁型热回收捣固室式机焦炉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6720.6 | 申请日: | 2008-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05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沈为清;张建平;王金良;方蕾;王荣;哈亮;王再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为清;张建平;王治信;杨德信;王金良;方蕾;王荣 |
主分类号: | C10B15/00 | 分类号: | C10B15/00;C10B37/04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雷立康 |
地址: | 030024山西省太***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洁 回收 捣固室式机 焦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洁型热回收捣固室式机焦炉,它属于一种清洁生产、回收炼焦产品转化的热量、捣固装煤的炼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炼焦使用的焦炉大都采用传统的水平室式机焦炉,回收炼焦产生的化工产品和净化焦炉煤气。该炼焦炉炉体上部(炭化室、燃烧室)结构排列紧凑、坚实、合理,可延长炉体寿命;采用两侧间接加热方式,可使炉体往高度方向发展和提高结焦率,节约用地。但是,这种炼焦炉下部结构复杂,投资巨大。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炼焦采用正压操作,回收化学产品,焦炉烟尘无组织排放量大,化学污水浓度高,污染环境,危害生态。二是炭化室宽度窄,生产的焦炭块度小、焦粉多。三是炼焦煤要求有较高的结焦性能,不能尽量多的利用弱粘结煤。四是水、电动力消耗高。五是属于甲级防爆场所,生产管理复杂。六是由于环保设施投资大和优质炼焦煤资源短缺,加大了生产成本。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国内外开始研究开发热回收焦炉。我国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也成功开发出热回收焦炉,并且开始应用。该热回收焦炉具有保护环境,扩大炼焦煤源,提高焦炭质量等优点,但由于该炉型为上下水平加热,燃烧时空气一次进风口位于炭化室顶部空间,存在着占地大、炼焦煤有烧损以及热能回收率低,炉顶结构强度较差等问题。国内还有一种“立式无回收,采用捣固煤的焦炉”,此种炼焦炉,将炼焦煤气等产品转化成热能后不予回收,高温废气中的有毒物质无法清除。因此,不符合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循环经济等我国技术政策。由于该焦炉没有专设的空气引入导管,炉顶表面进入的空气与炭化室顶部空间排出的煤气相遇立即燃烧,燃点处由于没有吸热的煤料使炭化室顶部砌体温度过热,危及炉体又因加热不均匀,延长了结焦时间。该焦炉的烟气导出系统有两种不同结构:1.燃烧室下部设下降烟道并与小烟道连通,小烟道分别于机焦侧分烟道连通。此种结构,使燃烧室因受小烟道影响,无法有效设置护炉钢柱,使焦炉得不到必要的保护性压力而损坏。2.燃烧室下部的烟气最终进入位于焦炉底座下部的4根纵向布置的分烟道内,然后排入总烟道。此种结构由于4根分烟道横断面的理论膨胀量只有燃烧室长向膨胀量的1/4,另3/4的膨胀量要靠正确的膨胀缝、活动缝和保护性压力的设计弥合。采用1根(而且只能采用1根)钢柱时,无法满足炉墙和烟道不同要求的保护性压力,最终必导致烟道拱顶松动而使整座焦炉损坏。另外,该立式无回收焦炉由于烟道纵向布置的原因,不能单独调节每一个炭化室的负压,造成机焦侧煤饼在结焦后期有少量炼焦煤烧损现象。此外,还有装煤时烟尘较大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热回收焦炉存在的占地大、炼焦煤烧损高、焦炉热效率低和炉体强度差的技术难点,并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适用炼焦煤种范围宽、焦炭质量好、能源利用率高、炉体强度好、装煤设有消烟除尘装置的清洁型热回收捣固室式机焦炉。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清洁型热回收捣固室式机焦炉,包括有炭化室(1)、燃烧室(2)、烟气互联孔(3)、炉顶(11)、炉底(12)、集烟气道(8)、炉底冷却空气道(9)和集烟气道隔墙(10),其中:它还包括炭化室测温测吸力孔(4)、短空气导管及喷咀(5)、长空气导管及喷咀(6)、集烟气道互联孔(7)、烟道弯管(13)和吸力调节装置(14),炭化室测温测吸力孔(4)设在与炭化室(1)相对应的炉顶(11)中,短空气导管及喷咀(5)和长空气导管及喷咀(6)相间排列设在两燃烧室(2)立火道之间的隔墙中且与燃烧室(2)立火道相通,集烟气道互联孔(7)设在集烟气道(8)两侧的墙壁上且使集烟气道(8)与燃烧室(2)立火道的下部连通,烟道弯管(13)的一端通过吸力调节装置(14)与集烟气道(8)联接。
本实用新型在烟气互联孔(3)、短空气导管及喷咀(5)和长空气导管及喷咀(6)中可设置调节装置以调节空气吸入量。
本实用新型在集烟气道(8)两侧的墙壁上至少设有一排集烟气道互联孔(7)。
本实用新型的炭化室(1)的高度为4.0~6.5m,炭化室(1)的宽度为500~800mm。
本实用新型在炭化室(1)机焦两侧的炉门上部设有移动式装煤除尘装置(16)。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结构形式的技术方案,因此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采用室式大容积宽炭化室,解决了焦炉炉体占地大,炉体寿命短的问题。
2.采用在炭化室两侧设置加热燃烧室,保证了焦炉产生的挥发份物质在焦炉内燃烧完全,提高了焦炉热能的回收利用率,不外排有害废气与污水实现了清洁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为清;张建平;王治信;杨德信;王金良;方蕾;王荣,未经沈为清;张建平;王治信;杨德信;王金良;方蕾;王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67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并条机下圈条无级调速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吸油烟贴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