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功率电塑性加工用脉冲电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7173.3 | 申请日: | 2008-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45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龙;于恩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9/02 | 分类号: | H02M9/02;H02M9/04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市维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鄂长林 |
地址: | 066004河北省秦***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功率 塑性 工用 脉冲 电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电塑性加工用的低阻抗、大电流、窄脉宽、矩形波形好的脉冲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塑性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处在变形状态下的金属(如丝材、板材等)通入适当的脉冲电流,其脉冲电流要求为:峰值电流大、脉宽窄、且脉宽、频率可调。目前,应用于电塑性加工的脉冲电源装置多采用可控硅构成,如专利号为01204748.1,发明名称为“电塑加工脉冲电源”的中国专利所记载的脉冲电源电路包括三向整流电路、可控硅、电感器、电容器和脉冲变压器。这样的脉冲电路输出电流量虽然较大,但输出的脉冲波形多为不规则的矩形波,脉冲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较长。这个弊端导致了流经电塑性加工件的峰值电流持续时间过短,极大地降低了金属的电塑性效应,对电塑性效应中电参数(电流密度和脉宽)对金属塑性影响的理论研究也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功率的电塑性加工用脉冲电源装置,这种脉冲电源装置利用性能好、功率大的GTR模块,是一种电流峰值大、脉冲矩形波形好,满足电塑性加工及理论研究要求的电塑性加工用脉冲电源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脉冲电源装置包括电源电路(1a)、脉冲振荡电路(2a)、脉冲频率和脉冲宽度调节电路(3a)、驱动电路(4a)、脉冲功率发生电路(5a)、脉冲功率控制电路(6a)。其特征是:所述电源电路(1a)由功率电源(1a1)、驱动电源(1a2)和低压电源(1a3)组成,功率电源(1a1)为脉冲功率发生电路(5a)供电(V1),驱动电源(1a2)为驱动电路(4a)提供50伏直流电(V2);低压电源(1a3)为脉冲振荡电路(2a)、脉冲频率和脉冲宽度调节电路(3a)和脉冲功率控制电路(6a)中的NE555集成电路提供电源。所述的脉冲振荡电路(2a)由NE555时基集成电路组成,连接脉冲功率控制电路(6a);所述的脉冲频率和脉冲宽度调节电路(3a)由NE555时基集成电路组成,连接脉冲振荡电路(2a);所述的驱动电路(4a)由达林顿管和功率电阻组成,连接脉冲功率发生电路(5a);所述的脉冲功率发生电路(5a)由大功率GTR模块和功率电阻组成;所述的脉冲功率控制电路(6a)由可控单稳态触发器组成,连接驱动电路(4a)。在电路中,直流电源与负载没有直通回路,安全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性能好、功率大的GTR模块,利用达林顿管提供的驱动电流触发大功率GTR模块的开启,利用11刀11位波段开关(s1~s11)控制并联的11路电路的开启。具有脉冲电流大、波形好,电路简单、运行可靠、安全性好等优点。更好地满足了电塑性加工和理论研究对电源装置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大功率的电塑性加工用脉冲电源装置的电气原理方框图;
图2是大功率的电塑性加工用脉冲电源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电源电路(1a)可分为三部份,分别为:功率电源(1a1)、驱动电源(1a2)和低压电源(1a3)。功率电源(1a1)为脉冲功率发生电路(5a)供电(V1),驱动电源(1a2)为驱动电路(4a)提供50伏直流电(V2);低压电源(1a3)为脉冲振荡电路(2a)、脉冲频率和脉冲宽度调节电路(3a)和脉冲功率控制电路(6a)中的NE555集成电路提供14伏和5伏的直流电源。
由NE555集成电路(IC1、IC2)组成多谐振荡器构成的脉冲振荡电路(2a)和脉冲频率和脉冲宽度调节电路(3a)。利用单刀11位波段开关(s)调节电容量,可实现对脉冲频率在1Hz~1KHz之间的分段调节。调节电位器W1可使得脉冲占空比在0.05%~99.5%之间的调节,实现1μs~1ms的脉宽调节。
在脉冲功率控制电路(6a)中,由NE555集成电路(IC01~IC011)组成可控单稳态触发器,由11刀11位波段开关(s1~s11)控制,可以实现对脉冲电流强度的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71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轴承渔线轮的抛饵控制机构
- 下一篇:用于接收轧辊轴颈的轴承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