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电机轴向柱塞泵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7795.6 | 申请日: | 200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52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高殿荣;张前;郭明杰;王有杰;徐云辉;张大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B17/03 | 分类号: | F04B17/03;F04B1/22;F04B53/16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市维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鄂长林 |
地址: | 066004河北省秦***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电机 轴向 柱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泵,尤其是一种采用和电机融合为一体的新型电机轴向柱塞泵。
背景技术
液压泵是一种能源转换装置,它将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是液压传动系统中的动力元件,为系统提供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油液。目前,在液压系统中使用的液压泵是通过联轴器与原动机相连,比如最常用的是电动机。电动机由于要散热都带有风扇,这就存在噪声和消耗电机能量的问题;联轴器在连接泵轴和电机轴时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同心的情况,这会导致电机和液压泵运转过程中的振动和噪声;电机和液压泵在其各自的运转中都有机械摩擦产生的能量耗损,使整个电机和液压泵装置的总效率不高;电动机和液压泵沿轴向排列和联结的安装和布置方式占用空间大,在空间有限的场合例如航空、航天和舰船等领域应用受到限制。针对上述问题,国内外液压传动与控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研究机构一直在致力于开展液压泵和原动机即电动机、发动机合一化的研究。然而,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和文献来看液压泵和电动机合一化的研究也只是把液压泵与电动机沿轴向排列共轴、共壳体,没有外伸轴而已,虽减少了一些体积,但并没有真正做到液压泵与电动机的高度融合。在一些特殊场合还是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电机轴向柱塞泵,它结构紧凑、体积小、可替代现有的电动机和液压泵的组合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电机轴向柱塞泵,该泵包括吸油口端盖和排油口端盖,二者分别与定子的两端固定连接,其中,排油口端盖的端部密封安装压盖,定子上设置定子槽,其内缠绕线圈,定子内安装转子,转子的内圈固定连接可吸、排油的缸体结构,转子上设置转子导条;吸油口端盖和排油口端盖分别与定子和转子形成一定的容腔,吸油口端盖、定子和排油口端盖上分别设置相连通的流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的可吸、排油的缸体结构包括缸体和斜盘,所述的斜盘安装在吸油口端盖上,所述的斜盘上安装滑靴和回程盘,滑靴与安装在缸体上的柱塞铰接;所述的缸体与转子的内圈固定联接,缸体通过键与支撑轴固定连接,支承轴通过轴承与吸油口端盖和排油口端盖连接,支承轴的一端设置内槽,其内安装套杯,套杯内安装可移动的内套,内套通过钢球和回程盘接触,在套杯和内套之间安装回程弹簧;缸体和排油口端盖之间安装配流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的流道由设置在吸油口端盖上的吸油口端盖径向流道和环形侧壁支流道,沿圆周方向设置在定子上的吸油及冷却流道,设置在排油口端盖上的环形吸油端支流道、排油口端盖径向流道和腰形吸油流道,以及设置在排油口端盖另一端的腰形压油流道依次连接而成的,其中,吸油口端盖径向流道和设置在吸油口端盖上的吸油口相通,腰形吸油流道和腰形压油流道通过配流盘与柱塞腔相通,腰形压油流道和设置在排油口端盖上的排油口相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的吸油口端盖上设置泄油流道,该泄油流道与径向吸油流道和由定子、转子、排油口端盖以及吸油口端盖组成的空腔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的转子导条伸出转子的两端处安装端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异步电机的转子部分与轴向柱塞泵的缸体一体化,即电机泵转子的外周部分具有普通异步电机转子的结构,电机泵转子的中心部位是装有柱塞的缸体部分,使得这种柱塞泵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能量转化效率高、节能、低噪声等特点,可替代现有的电动机和液压泵的组合装置,为各种液压系统提供符合要求的液压能,可广泛应用于民用和军工领域,特别适合于空间有限或受限制的航空、航天及舰船等装备的液压系统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具体详细的说明。
图1是新型电机轴向柱塞泵的主视图;
图2是新型电机轴向柱塞泵的左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A-A向剖视图;
图4是定子的左视图;
图5是排油口端盖右视图;
图6是转子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电机轴向柱塞泵,如图1所示,它采用了与异步电动机高度融合的结构。通过转子磁场与定子上的交变磁场相互作用使转子旋转,并且,与转子固结成一体的缸体内的柱塞在斜盘和回程盘的作用下在缸体内作往复直线运动,完成吸、排油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77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