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皮带机转接塔防溢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78182.4 | 申请日: | 200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48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鲁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3/08 | 分类号: | B65G43/08;B65G47/52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市维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戴 辉 |
地址: | 066002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带机 转接 塔防溢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矿山、冶金、电力或港口等散状物料输送系统的皮带机转接塔防溢煤装置,能有效控制料斗堵塞时的及时停机保护设备。
背景技术
皮带机料斗防堵塞保护装置是皮带输送机系统的重要保护措施之一,如果出现物料堵塞后不能及时检测并停机,不仅严重影响作业效率,而且可能造成设备的损坏。
通常在矿山、冶金、电力或港口中现行应用的防堵塞保护装置如倾斜开关、测压式开关、阻旋式料位开关等多种形式,其本身技术比较成熟。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是:不能直接检测落料点的实际情况,而是安装在料斗中特定的位置。这个位置在正常时没有物料冲击,只在堵塞发生时,才能有物料进入引起开关动作。属于间接检测。由于料斗的结构等现场状态的问题,而对于现有的防堵塞保护装置来说在监测区域存在盲点。特别是雨季、冬季料斗粘煤、冻煤较多的情况下,直接造成料斗的可通过截面减少,煤量较大时,物料还未到达堵塞开关的位置时就形成堵塞,开始大量外溢。因此,寻求一种能高效稳定,能在事故恶化发生前就报警的料斗检测装置,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带机转接塔防溢煤装置,其具有在通过料斗堵塞发生,而未能形成煤的外溢时,实现控制皮带机停止运行,防止大量溢煤带来后续皮带大量积煤情况,减少流程再次启动困难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带机转接塔防溢煤装置,包括料斗及位于料斗落料口内的输送带;其中在所述料斗入口内侧附近的本体位置处安装一个溢煤检测装置;所述溢煤检测装置包括拉线开关,和该拉线开关上安装一个落料托盘。当出现物料堵塞时,通过溢煤落入落料托盘上产生重力失去平衡,作用拉线开关动作,给出停机信号,停止输送皮带机运行。当料斗堵塞消除后,落料托盘自行复位,输送皮带机继续运行。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指的拉线开关的型号为THL-II;该开关在0.9kg力的作用下发生故障信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所涉及的落料托盘的盘面是一个平面体或是一个凹凸弧形盘面体;所述平行盘面体或凹凸弧形盘面体上开有泄尘孔。这样可以自然清洁落料托盘上的粉尘杂质。
根据上述的应用特点,在所述落料托盘位置对应的料斗一侧开有观察孔。这样可方便观察到溢煤检测装置的工作情况。
总之,本实用新型的皮带机转接塔防溢煤装置,利用一个承接物料的落料托与拉线开关组成;通过料斗堵塞时,产生的少量外溢煤落入到落料托盘上使之发生偏移一致使拉线开关动作,给出停机信号,控制皮带输送机停止运行。因能直接早期发现料斗堵塞情况,作为防止恶性料斗堵塞的最后一级保护,具有接近100%的检测率,对生产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所给附图仅是用于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范围。
由图1所示的皮带机转接塔防溢煤装置,包括料斗2及位于所述料斗2入口处内和溜槽之间的输送带1。当煤由输送带1通过料斗2的入口、滚筒7落入溜槽提供给皮带机(图中未给出)位于料斗2的出口下部。在所述输送带1对应的料斗2的入口上部附近位置处安装一个溢煤检测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溢煤检测装置包括设置的拉线开关5,在其拉线开关6的转臂上安装一个平行盘面体的落料托盘4组成。当料斗堵塞时,一但出现外溢煤即可落入到落料托盘4上。利用外溢煤产生的重力作用拉线开关6动作,给出停机信号,该停机信号提供给皮带机并停止皮带机的运行,避免了皮带机的损坏,降低了维修及更换皮带的使用成本。另外,考虑到溢煤检测装置是安装在料斗2的内部,为便于观察其正常工作情况,且在位于溢煤检测装置对应的料斗2本体上至少一侧开有观察孔3。
上述中,所提及的落料托盘4的盘面除平面体外,可选用凹凸弧形体的盘面;除此之外,在所述落料托盘4的盘面上开有泄尘孔5,用于自然清洁落料托盘4上的少量粉尘和杂质,降低维护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81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壁类容器的吊装装置
- 下一篇:可实现三轮车的三个轮互换的前减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