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在净毛皮外激光标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78444.7 | 申请日: | 2008-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90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吴政敏;章杰;贺刚;袁慧斌;周平;吕光华;李小刚;王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志恒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2C17/10 | 分类号: | A22C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长威 |
地址: | 100096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毛皮 激光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动物去毛后的净皮上用激光设备标刻表示的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屠宰后的动物去毛净皮上标识印记,主要是采用加盖图章的方法,这种方式不卫生,所加盖的标记在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过程中极易被涂抹掉,也极易被涂改。这样的标记不能真实的反映出被屠宰动物的信息,现有市场类似激光设备没有专门设计配套的激光灼刻自动化流水线,以满足屠宰场生产线和生产工艺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激光在去毛净皮上标识印记的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一种在净毛皮外激光标刻系统,所述净毛皮外激光标刻系统包括:在担钩下端悬挂有未标刻和已标刻的物体,在所述物体的一侧或两侧装有用于在物体上进行激光标刻的激光设备,在所述激光设备内设有振镜,在所述激光设备的上端或侧面装有用于追踪所述物体的变焦装置,所述激光设备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激光设备与所述物体能相对移动。
其中,所述振镜由电机驱动,所述电机与伺服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电机与伺服驱动电路设置在扫描振镜内,所述伺服驱动电路与控制器连接。
其中,所述担钩经滑轮挂在滑道上,所述滑道的上端与传动链条上的拨叉下端对齐,所述传动链条上的拨叉安装在传动链条外侧,所述传动链条环绕在两链轮上,所述链轮与链轮驱动机构、主梁连接,所述主梁和所述滑道与支架或屋顶连接。
其中,在所述滑道的上端或下端装有担钩稳定环和用于担钩两侧物体翻转的担钩旋转拨挡。
其中,在所述滑道的一端设有递增梯度段,在所述滑道的另一端设有递减梯度段。
其中,在所述滑道与担钩之间装有滑轮。
其中,在所述滑道的递增梯度段前装有测量物体重量或尺寸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其中,在所述支架上装有遮光挡板和用于固定激光设备与被标刻物体距离的挡杆。
其中,所述激光设备有两个。
其中,所述两个激光设备安装在所述支架的一侧,或去除担钩旋转拨挡后,两个激光设备分别放在支架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一、激光标刻的幅面大。使用先聚焦,后扫描的光学处理方式,使得该系统能够进行十行数字同时标刻,打标幅面达1.5m×1.5m。
二、该设备运用三维动态聚焦系统,实时控制焦点的位置,保证在标刻幅面内刻标的均匀性,不均匀度小于3%。
三、激光功率高。应用100W水冷激光设备,峰值功率和平均功率高,能够很好的进行猪肉侗体标刻。
四、特别的软件设计使得该系统能够实现在动态聚焦系统下多行文字飞行标刻。该设备能够在标刻物体(大的动物去毛净皮外)运动的状态下进行不变形的飞行标刻。
五、使用激光标记永久永不可擦涂!不但实现了视觉效果,而且有凹凸触觉。
六、在现有的一猪一票存在实际上猪票分离,并且有一票多猪的情况。采用激光灼刻技术后,可完全实现一猪一码,一码对应一票,从而真正实现一猪一票。
七、专门研制的激光灼刻配套传送线,可以根据目前所有屠宰厂的生产工艺及流水线的情况进行组合,方便、安全、永久性地实现自动化的激光灼刻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净毛皮外激光标刻系统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净毛皮外激光标刻系统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净毛皮外激光标刻系统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净毛皮外激光标刻系统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在净毛皮外激光标刻系统担钩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在净毛皮外激光标刻系统担钩跨于稳定环上方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在净毛皮外激光标刻系统担钩翻转工作原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在净毛皮外激光标刻系统担钩翻转工作路线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在净毛皮外激光标刻系统激光扫描振镜工作原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在净毛皮外激光标刻系统飞行标刻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志恒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志恒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84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