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加热方便盒饭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8460.6 | 申请日: | 200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52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蒋学军;侯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学军 |
主分类号: | A45C11/20 | 分类号: | A45C11/20;A47J36/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100020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方便 盒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方便食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加热方便盒饭。
背景技术
方便面的流行,对于多数在外出差旅游的来说,真的很方便。但我国多数南方地区是以米饭为主食,而且方便面多采用油炸的生产方式,食用时用热水浸泡,对南方人来说方便面是他们不能接受的。随着部队野战作业的需要,一种自加热方便盒饭运用而生。现有的市场上的方便盒饭均采用自加热方式,自加热的原理多数采用化学反应中的加水放热反应,因此方便盒饭内只要放入自加热包,消费者带上这种自加热方便盒饭就可以随时吃到可口的热米饭了。但是现有市场上的自加热方便米饭均因水是易得资源或是怕水袋破裂而不带有水袋,因此在自加热时,要先向自加热包热加入水量,然后放上米饭和菜肴,盖上盒饭盖子,因为化学反应非常激烈,放热过程也就几分钟,因此上述方法很容易造成热量的散失,且对于那些喜欢长途旅游和深山、沙漠探险的人来说,由于水资源的缺乏,则没法享受如此美味佳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加热方便盒饭,里面放置反应所需水量的水袋,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少,加热效果非常理想。
自加热方便盒饭,包括外饭盒、盒盖、米饭包、菜包和自加热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水袋,水袋缝合边加有拉伸带,所述拉伸带通过外饭盒一侧的开口延伸至外。
所述水袋缝合边为锯齿形。
所述拉伸带位于水袋缝合边一端,水袋缝合边的另一端固定在饭盒底部,水袋缝合边的中间部位有剪开缺口。
所述拉伸带上红色拉伸限位标记。
米饭包包括米饭和盛装米饭的小饭盒,所述外饭盒内设置有凸台,小饭盒设置有外沿边,所述小饭盒的外沿边放置在凸台上,使小饭盒正好嵌合在外饭盒内。
所述外饭盒与盒盖采用扣合结构。
所述外饭盒下面加有一托盖,托盖与外饭盒之间形成保温腔。
自加热包的包装包括外塑料包装和内无纺布包装。
本实用新型把水袋放入自加热方便盒饭内,水袋缝合处有拉伸带,拉动拉伸带,水袋破裂,发生放热反应。当要食用时,将菜包、米饭包打开,将菜放在米饭上面,盖上盒盖,拉动拉伸带延伸段,自加热包放热,米饭和菜自动加热。因为水袋是自带的,因此消费者不用担心水量是否加得合适,而且放热反应发生时,盒盖已经盖好了,热量的散失很少,因此加热效果非常理想。水袋缝合边设为锯齿形,拉动拉伸带时很容易将水袋拉开。水袋固定在饭盒底部,在缝合边剪开缺口,当拉动拉伸带时,水袋很容易从缺口拉破。
拉伸带上有红色标记,当拉伸带往外拉出看到带上的红色标记,则表明水袋破裂,放热反应已经开始,米饭开始加热了。
米饭是装在小饭盒内,当加热时,小饭盒嵌在外饭盒内,热量更不容易散失,保温效果更好。
外饭盒与盒盖采用扣合结构,两者扣合在一起,热量散失更小。
外饭盒下面加有一托盖,托盖与外饭盒底部形成一个空腔,可以起保温作用,同时也防止烫坏桌子或吃饭时烫手,因为自加热包是放在外饭盒底部加热的,盒饭放置在桌上或是其它地方,底部只隔着一层外饭盒底,很容易把桌子烫坏,而且在没有条件坐下来享受美餐时,站着吃饭是常有的事情,底部太烫没法端着吃饭,有了这一托盖,既隔热,又保温。而且包装时,水袋是放在外饭盒的底部,托盖与外饭盒底的空腔也可以缓冲外界对水袋的冲击力,防止水袋破裂。
自加热包的包装包括外塑料包装和内无纺布包装。外塑料包装可防水,特别是防止水袋意外破裂时会发生加热反应,内包装为无纺布材料,当加热时,撕开外包装就可以,水袋破裂后水会浸透无纺布与自加热包内的自加热剂发生放热反应。
本实用新型中的米饭包和蔬菜包均采用真空包装,而不象其它产品是采用脱水干燥法,且没有添加防腐剂,其保鲜期长达六个月。
本实用新型把水袋放入自加热包中,同时水袋上装有拉伸带,反应过程中热量散失少,加热效果非常好。消费者把饭菜放置好后,一拉拉伸带,热菜热饭马上就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中水袋结构示意图
1-外饭盒,2-盒盖,3-米饭包,4-菜包,5-自加热包,6-水袋,7-拉伸带,8-限位标记,9-托盖,10-凸台,11-外沿边,12-小饭盒,13-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学军,未经蒋学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84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夹心式压电陶瓷超声雾化片
- 下一篇:电子装置及片状抵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