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套筒座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8632.X | 申请日: | 200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15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吴来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来顺 |
主分类号: | G09F5/00 | 分类号: | G09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卫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套筒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套筒座结构,尤指一种应用于套筒的展示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习知的套筒结合座如图17所示,其结合座体80设有套合部81及滑动卡制部812,其套合部81两侧设有弹片810,该两侧的弹片810上设有凸点811,而横杆体70设有滑动卡槽71,将结合座体80的滑动卡制部812,滑动结合于横杆体70所设的滑动卡槽71,使结合座体80可相对于横杆体70作横向位移,结合座体80的套合部81套合一套筒40,即套合部81所设弹片810与套筒40套合时,该弹片810所设凸点811与套筒40内壁接触而使弹片810向内缩,当套合部81进入套筒40的卡制部41时,弹片810则卡制于套筒40的卡制部41边缘,使套筒40结合于结合座体80所设套合部81上。但其具有下列问题:
1.结合稳定度差:其仅单纯以弹片的弹力配合弹片所设凸点进行套筒的卡制,若对套筒施以较大的纵向拉力或横向晃动配合纵向的拉力,即可轻易使套筒脱离结合座体的套合部,故其结合的稳定度差。
2.使用功能性差:其结合座体仅适用于横杆体设有滑动卡槽的展示装置,而无法配合使用于其他如吊卡的展示装置,故其使用功能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套筒座结构,它可改善习知套筒结合座结合稳定度及使用功能性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套筒座结构,包括座体,其特征在于:
其座体设有两个结合部及一个环座部,该两个结合部的外侧设有卡制凸点,而两个结合部间设有弹性间隙,且该两个结合部的内侧设有顶制槽,另环座部设有结合贯孔及穿制孔,藉由穿制孔及结合贯孔,可使座体结合于不同型态的展示结构,而座体的弹性间隙,使座体的两个结合部可弹性内缩,当座体的结合部与套筒套合时,其结合部外侧所设卡制凸点弹性卡制于套筒的卡制部,并于两个结合部的内侧所设的顶制槽穿制一个结合抵顶梢体,或于环座部的封闭端所设结合贯孔穿制一个抵顶杆,使两个结合部间的弹性间隙受抵顶限制,以达结合稳定度高及使用功能性佳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结合稳定度高:其以座体的结合部所设卡制凸点与连杆或套筒的卡制部行弹性卡制,另于其二侧结合部间的弹性间隙设置结合抵顶梢体或吊卡的抵顶杆,使连杆或套筒的卡制部与座体的结合部所设卡制凸点无弹性裕度存在,使连杆或套筒与座体的结合部稳固结合,故其结合的稳定度高。
2.使用功能性佳:其结合座体可适用于吊卡及设有结合管的展示装置等,故其使用功能性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使用状态剖视参考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使用状态结合抵顶梢体卸除动作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使用状态结合吊卡参考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使用状态结合吊卡剖视参考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使用状态剖视参考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使用状态抵顶杆卸除动作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使用状态结合参考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参考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剖面状态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6系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习知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委员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兹以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惟本实施例仅供说明之用,并非为专利申请上的唯一限制。
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套筒座结构的立体分解及剖面状态示意图。其包括:
一座体10,该座体10设有二结合部11及一环座部12,其二结合部11设于环座部12的一端,而二结合部11的外侧分设有一卡制凸点110,且二结合部11间设有一弹性间隙111,另该二结合部11的内侧分设有相对的一顶制槽112,而环座部12设有一穿制孔120,该穿制孔120的底侧设有一结合贯孔121,另于穿制孔120的两侧分设有一定位凸部1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来顺,未经吴来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86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流高压发生器
- 下一篇:无线远程移动式监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