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字化网络麦克风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9017.0 | 申请日: | 2008-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54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邓英;乔东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H04R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勇 |
地址: | 10008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化 网络 麦克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麦克风,特别涉及一种可直接接入网络的数字化网络麦克风。
背景技术
麦克风,是英语microphone的汉语音译,也叫拾音器、话筒。它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它的作用是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放大,并推动扬声器,达到将声音放大的目的。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人们使用麦克风在网络上进行通话或者声音采集的应用越来越多,如召开电话会议,对声源信号进行远距离监测等。目前将麦克风接入网络所采用的方法是:使用有线或无线的麦克风和连入互联网的计算机相连接,通过计算机接入互联网。现有的麦克风要实现与互联网的连接,主要在两个方面依赖于计算机,一是要通过计算机的接口获取电源;二是要通过计算机才能与互联网建立数据链路。因此,要实现麦克风与网络的直接连接,就要解决如何为麦克风供电以及如何为麦克风直接提供网络接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麦克风不能直接接入互联网,必须依赖计算机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可直接接入互联网的数字化网络麦克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字化网络麦克风,包括用于采集声音信息的传声器单元;还包括用于将包含所述声音信息的电信号做进一步处理的信号处理单元,以及用于实现所述数字化网络麦克风连接到互联网上的以太网络接口单元;其中,
所述的传声器单元连接到所述的信号处理单元,所述的信号处理单元连接到所述的以太网络接口单元。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一个为所述数字化网络麦克风提供电能的电源单元。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信号处理单元包括偏置电路、音频放大电路、音频滤波电路、模数转换电路以及用于存储物理地址和IP地址、TCP/IP协议栈以及对数字信号进行压缩、编码和打包的微处理器单元;其中,
所述的偏置电路、音频放大电路、音频滤波电路、模数转换电路以及微处理器单元依次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微处理器单元采用带有SPI接口的微处理器芯片。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以太网络接口单元采用以太网络接入芯片ENC28J60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数字化网络麦克风通过自身物理地址和IP地址的设定和存储,以及以太网络接入芯片的使用,可以直接连接到互联网上,并与互联网上的其它计算机进行通信。
2、本实用新型的数字化网络麦克风具有语音压缩的功能,使得网络传输率更高。
3、本实用新型的数字化网络麦克风采用了TCP/IP协议,使得网络传输的误码率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数字化网络麦克风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数字化网络麦克风中的信号处理单元的结构图。
图面说明
100 传声器单元 200 信号处理单元 300 以太网络接口单元
210 偏置电路 220 音频放大电路 230 音频滤波电路
240 模数转换电路 250 微处理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数字化网络麦克风进行详细说明。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数字化网络麦克风包括传声器单元100、信号处理单元200以及以太网络接口单元300;其中,所述的传声器单元100连接到所述的信号处理单元200,所述的信号处理单元200与所述的以太网络接口单元300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传声器单元100的作用是采集用户发出的声音信号,并将所述的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所述的传感器单元100与现有技术中的麦克风相类似,它可以是一个广义的传声器,也可以是一对广义的传声器,分别对应于单声道和立体声麦克风的情形。所述传声器单元100可以是驻极体传声器,也可以是硅微传声器,以及压电片等其他形式的传声器,只要能将语音声波转换成电信号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信号处理单元200的作用是对信号进行处理,使得音频信号转换为适合网络传输的格式。如图2所示,信号处理单元200包括偏置电路210、音频放大电路220、音频滤波电路230、模数转换电路240和微处理器单元(MPU)250,信号处理单元200中的上述部件依次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90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保健功能的枕头
- 下一篇:一种自洁净功能的车用EGR复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