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泥热解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79311.1 | 申请日: | 2008-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57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万福;杜卫东;张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淄博海纳尔炉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0 | 分类号: | C02F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玉明 |
地址: | 100011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热解处理装置。该热解处理装置适用于各种污泥状固体废物的干化与热分解处理,以实现其减量化与资源化。
背景技术
污泥是油田炼化等工业污水和城市污水处理场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是油田炼化等工业污水及城市污水处理的重要污染防治内容。随着天然资源的短缺和固体废物排量的激增,许多国家把固体废物作为“资源”积极开展综合利用。我国目前也已将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列为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工作内容。油田炼化等工业污水及城市污水处理污泥的石油类及其它有机物质含量高(干重含油量一般在10%以上,多数可达20%-30%),具有非常好的油气回收利用价值。污泥资源化利用将是其今后最终处置的根本方式,开展污泥资源化处理与利用的研究与应用,不仅有利于加强油田炼化与城市污水处理企业清洁生产与环境保护,而且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建设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有作十分积极的意义。
国内外针对污泥的来源、特性以及各地自然条件、处置目的的不同,污泥处理的方式、方法都不尽一样。按照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处置原则,污泥处理过程一般分为浓缩脱水和最终处置。浓缩与脱水属于污泥先期减量化范畴,在先期减量化基础上,采取一些先进的技术进行最终处置,实现的最终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的目标。国内外对污泥的最终减量和资源化已进行了广泛研究,但最终实现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工业应用存在不少问题。目前国内对污泥的最终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置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法有焚烧及热分解等。
焚烧是利用污泥中具有一定热值的有机成份来处置污泥。污泥焚烧主要可分为三大类:一是脱水污泥直接送焚烧炉焚烧;二是将脱水污泥先干化再送焚烧炉焚烧,三是将污泥与其它可燃物混合用作燃料。通过与其它可燃物混合用作燃料直接燃烧,利用热能操作简便,无需投资,在民间得到一些个人或集体的自发利用。例如与粘土混合用于烧砖,与煤等燃料物质混合用作燃料等。焚烧是早期污泥处理研究与应用主要方向,但由于送焚烧炉实行有规模焚烧与利用热能,其设备投资及运行操作费用较高,产生烟气二次污染,而一些个人或集体采用直接燃烧利用热能虽然无需设备投资,但恶臭严重,因此焚烧利用热值应用有限。如,刘玉丽在针对油田稠油含油污泥焚烧处理技术及设备的研究中表明,如果对焚烧旋风除尘器出口烟气不经过喷淋塔处理,其二氧化硫和颗粒物的浓度则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
热解是比较成熟的化工工艺过程,将热解工艺应用于城市垃圾、工业污泥等固体废物处理与能源回收属于现代开发的工艺。国外对污泥热解制油技术的研究始于80年代。Lee等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一级和二级处理污泥实验表明,一级处理污泥直接萃取得到油的质量产率为0.181%,经过热解反应的产油率为31.4%;Suzuki等人实验表明,消化污泥热解产油率低于25%,而剩余活性污泥热解产油率可达41%~45%;已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和澳大利亚的悉尼分别建造了两个干污泥处理能力为4t/d和45t/d的演示性装置。国内在这方面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仍处在室内研究阶段,但近年进展较快。张云鹏等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五种不同废水污泥的热解和燃烧曲线,同时研究了金属含量对其热分解过程的影响。汪恂介绍了污水厂污泥低温热解试验的初步研究成果,它能有效去除污泥中的污染物质,同时污泥热解的产物还可作为能源加以回收。刘连芳等采用固定床式试验台对城市污水污泥和自然湖底污泥进行了热解试验,考察加热温度、含水率及停留时间等因素对重金属在灰渣中的残留特性的影响。邵立明等采取间歇式室内装置对污水厂污泥进行了低温热解实验,其燃料油的产率达16%~20%,热值33.3kJ/g,同时热解也产生污泥炭,可以用于掺煤直接作为热解补充能源。李水清等利用自行设计的小型回转窑进行了造纸污泥热解处理试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热解处理装置,经济有效地解决油田炼化等工业污水和城市污水处理场产生脱水污泥的最终干化减量与资源化利用处理问题,为油田炼化等工业污水和城市污水处理企业的环境保护与清洁生产提供配套处理装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淄博海纳尔炉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淄博海纳尔炉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93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体填充式减振装置
- 下一篇:玻璃纤维连续单丝毡拉排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