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门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79515.5 | 申请日: | 200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86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石践;王红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9/00 | 分类号: | E05B49/00;G06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4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门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门锁,特别是涉及一种识别人脸的智能门锁,属于锁具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锁具不断向高科技智能化方向发展,如指纹锁。指纹锁应用指纹识别技术,通过提取用户指纹验证用户身份。人脸识别作为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的热点问题,与指纹识别相比,应用到门锁领域,直观友好,但是传统人脸识别的运算量大、运算复杂度高,对硬件资源的要求较高。专利CN2718676Y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芯片,使得嵌入式人脸识别成为可能,但是存在两个未解决的根本问题,一是人脸识别性能受可见光影响较大,对光照有约束要求,应用环境十分有限;二是运算量和功耗太大,达到2W左右,只能采用外加电源供电,不可能采用电池供电,致使人脸识别无法应用到门锁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电池供电、彻底解决传统人脸识别受可见光线影响和光照约束的智能门锁。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装置包含摄像模组、处理器以及人像识别模块,处理器通过外部总线与摄像模组连接,摄像模组将摄入的人像信息传入处理器,处理器利用人像识别模块对人像信息进行识别处理,根据处理的结果来确定门锁的开合。
所述摄像模组包含照明装置和摄像头。所述照明装置为红外照明装置。所述摄像头包含红外滤光片,红外滤光片用于滤除可见光部分,以避免环境光线对人像识别模块的影响。所述处理器为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本装置进一步包含液晶显示器LCD、电源、按键、锁具执行机构、应急钥匙和锁舌;所述连接方式如下: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通过外部总线与液晶显示器LCD连接,通过输入输出IO口分别与内锁体内的登记按键、删除按键和外锁体内的上电按键连接,并连接锁具执行机构,锁具执行机构连接锁舌。
液晶显示器LCD上显示一个用于充满用户头像的对准框,对准框尺寸较小,用文字和声音提示用户,将自己头像充满该对准框。
电源为电池电源,通过实时电池电压监测,报警提示用户更换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红外摄像模组、红外照明装置解决可见光线对人像识别的影响,通过在液晶显示器LCD上采用较小尺寸的头像对准框,优化算法,降低运算量和功耗,采用按键上电设计,降低静态功耗,并充分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技术的高性能和低功耗,实现电池供电,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到门锁上,直观可靠,具有独特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智能门锁装置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智能门锁装置的摄像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智能门锁装置的红外滤光片光谱透过率曲线示意图。
图4是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用户头像偏离LCD对准框的示意图。
图5是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用户头像充满LCD对准框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智能门锁装置的一种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硬件实现框图。
图中:1、外锁体 101、处理器 101a、人像识别模块 102、摄像模组 102a、镜头组 102b、图像传感器芯片 102c、红外滤光片103、液晶显示器 103a、对准框 104、锁具执行机构 105、应急钥匙106、上电按键 2、内锁体 201、电源 202、登记按键删除按键3、门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装置由内锁体和外锁体构成。内锁体内包含电源、登记按键和删除按键。登记按键启动人脸图像登记,删除按键启动人脸图像删除,电源为电池电源,采用碱性电池、镍氢电池或者锂电池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95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