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雷电警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9525.9 | 申请日: | 200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22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道洪;吕伟涛;张义军;孟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8B21/00 | 分类号: | G08B21/00;G08B21/02;G08B25/10;G08B27/00;G01W1/16;G01R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勇 |
地址: | 100081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雷电 警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雷电警告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对即将到来的雷电进行警告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每年因为雷电的伤亡人数可达数千人。而且,也因为雷电我国蒙受的经济损失巨大。为了搞好防雷,目前我国很多部门都在进行预测雷电方面的研究。可现有的雷电警告系统一般较复杂,不仅安装,维护比较困难,而且费用也高,携带性也较差。加之,不管是针对落雷时间还是落雷地点,目前所能够发出的预警信息确切性较差,不能满足很多实际防雷的需要。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简易,好维护,携带性好,预警信息的确切性也较高的局域雷电警告装置。
本发明的一种雷电警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站和多个用于检测雷暴电场的基站,所述主站与所有基站之间通过无线通信网络连接,并且对基站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上述装置中,所述基站包括导电尖端、接地线和电阻器,所述电阻器的一端电连接至所述导电尖端,另一端电连接至所述接地线。所述电阻器的阻值优选大于100千欧。
上述装置中,所述基站还包括基站无线信号发射装置,用于将所述电阻器两端的电压发送给所述主站。
上述装置中,所述基站还包括定位装置,用于通过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向主站报告自己的位置。
上述装置中,所述基站还包括高度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基站的导体尖端距离地面的高度,并通过所述无线通信网络报告给主站。
上述装置中,所述主站包括数据处理装置、无线信号接收装置和警报装置,所述无线信号接收装置接收基站发来的无线信号,所述数据处理装置根据无线信号接收装置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进行分析,并控制所述警报装置的开启和关闭。
上述装置中,所述警报装置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之间通过无线通信网络连接。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雷电警告装置,当雷电警告信号发出后,附近的人们不仅会尽快地躲到安全的地方而且会采取相应的避雷措施,这样不仅可以大大减少人员伤亡事故,而且会减少各种设备的损坏事故。
本实用新型设备简易,好维护,特别适合于学校,公园,游乐场,各种风景点,海滨浴场,广场,运动场,高尔夫场,矿场,建筑工地,小区等公共场所及一些工厂,医院等处的防雷。加之,因为本实用新型很易加工成携带性好的系统,本实用新型也能满足针对某地进行临时雷电警告的需要。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雷电警告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雷电警告装置基站结构图;
图3为雷电警告装置主站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雷电警告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该实施例中,雷电警告装置由一个主站及分布于不同地点的6个基站构成。主站与各个基站利用小型无线通信网络进行通讯。各个基站的距离最好为几百米到1公里左右,通过这6个基站可以实现对一定区域的覆盖,并且6个基站的数据全部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传输到主站进行处理,大大简化了基站的结构,降低了监视成本。
图2给出了本实施例中雷电警告装置的基站结构图。从图中可以看到,基站仅由尖端导体1,尖端导体的支持棒2,接地线3,电连接于尖端导体与接地线之间电阻器4及用于传送电阻器两端电压信号的小型无线通信网络的基站无线发射装置5。这种构造简单的基站,可以制成杆状等,既可以直接插在地面上,也可以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建筑物的顶端或避雷针上,为了便于携带,还可以将基站制作成折叠式,基站的电源既可以使用常规电源,也可以使用各种干电池、蓄电池或太阳能光伏电池等供电。
图3为本实施例中雷电警告装置中主站的结构图。该主站由无线接收装置6,进行数据处理的计算机7,进行报警用的警灯8和扩声器9组成。当雷暴来临并带电时,基站的导体尖端处会发生电晕放电,从而尖端导体中会有电流流过,电阻器两端会产生电压信号。通过小型无线通信网络的基站将该电压信号传送到主站。主站接收到这些电压信号后,通过分析,若判断出雷电有可能要发生时,通过主站的计算机,自动控制图3所示的警灯8和扩声器9,发出雷电警报,提醒人们要采取防雷措施。警灯8和扩声器9一般要安装在较高的位置,这样易引起人们注意,达到广泛防雷的目的,警灯8和扩声器9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与计算机7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95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