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80162.0 | 申请日: | 200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75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都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突破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13 | 分类号: | H01R13/713;H01R13/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 挥;祁建国 |
地址: | 1001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座,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发光指示功能的插座。
背景技术
插座在实际使用中需与电源相通,在黑暗环境中,操作插座的电源开关或插接插头很容易发生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大人们更是担心家中的孩子,唯恐孩子看不清插座时误操作插座而发生触电危险,如果在黑暗环境中,插座有照明或微光指示,如此可最大限度地避免触电危险。
蓄能发光材料自1992年问世,已实际应用十几年,此技术成熟,应用广泛,可均匀分布在涂料、油墨、油漆、塑料、印花浆、陶瓷、玻璃、纤维等各种透明型介质中,实现介质的自发光功能。
因此,将蓄能发光材料应用于插座上,借助于蓄能发光材料的发光功能则可提供一种新型的具有发光指示作用的插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插座,用于在黑暗环境中向插座的使用者提供发光指示作用,以避免发生触电危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座,包括壳体,在该壳体的表面上设置有开关、顺次排列的多个插孔,其特征在于,该插座还包括:具有发光指示作用的发光条,镶嵌于所述壳体的表面上,所述发光条设置于所述插孔之间。
所述的插座,其中,所述开关为带有过载保护器的开关。
所述的插座,其中,所述插座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插座极性的极性检测指示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表面上。
所述的插座,其中,所述插座还包括:用于指示雷电的防雷指示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表面上。
所述的插座,其中,所述插孔的数量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设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插座,包括壳体,在该壳体的表面上设置有开关、双列或多列顺次排列的多个插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光条,镶嵌于所述壳体的表面上,所述发光条间隔设置于所述插孔之间。
所述的插座,其中,所述开关为带有过载保护器的开关。
所述的插座,其中,所述插座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插座极性的极性检测指示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表面上。
所述的插座,其中,所述插座还包括:用于指示雷电的防雷指示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表面上。
所述的插座,其中,所述插孔的数量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设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插座上镶嵌有发光条,借助于发光条的发光作用,能够在黑暗环境中提供给使用者照明或微光指示,因此具有很广的应用范围,可应用于电器产品、塑胶产品、文体用品等领域。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四个插孔的单列插孔的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有五个插孔的单列插孔的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六个插孔的双列插孔的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八个插孔的双列插孔的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更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四个插孔的单列插孔的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有五个插孔的单列插孔的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在该图1、2中,插座包括壳体10,在壳体10的表面上设置有开关20、插孔30,还设置有一条或多条发光条40,发光条40采用镶嵌式结构,镶嵌于壳体10的表面上,且间隔设置于插孔30之间。插座与电源相连接。
开关20为插座的一个总开关,用于控制插座上每个插孔30的通断电,且开关20为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开关,其中设有过载保护器,用于进行过载保护,从而有助于防止对开关20的误操作。
在壳体10的表面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插座极性的极性检测指示器50。极性检测指示器50有助于增强用电安全防护。
进一步地,还可在开关20、插孔30的周边设置有发光条40,用于辅助安全操作,提高插座的安全性。
在壳体10的表面上,还设置有用于指示雷电的防雷指示器60,为用户使用电器提供全天候安全用电环境。
发光条40在黑暗环境中可起到冷光弱照明作用。发光条40在不影响插座壳体强度的前提下,镶嵌在壳体10的表面上,有效解决了两种不同材质结合的问题。
发光条40采用蓄能发光材料,属于发光塑料制品,具备无毒、无放射等特性,在吸收蓄存各种可见光10-20分钟后,黑暗处可持续发光7小时以上。且发光条40的吸光、蓄光、发光功能可无限次反复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突破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突破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01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墨膨化实验电炉
- 下一篇:一种六氟磷酸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