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橇装式毛细钢管排液采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80234.1 | 申请日: | 2008-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24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陈舟圣;廖伍彬;刘义刚;谢双喜;陈法树;陈来勇;李岩;李恩林;高云峰;张敬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基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素兰 |
地址: | 10001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橇装式毛细 钢管 排液采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气田积液气井恢复正常生产的排液采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作业面积小,安全性要求高的海上气田作业中使用的排液采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气田排液采气方法主要有:优选管柱、泡沫排液、气举、射流泵、电潜泵等方式,但海上气田由于其动管柱作业困难,以及由于安全的需要,排液采气工艺技术很难实施。现有的海上气田完井管柱,在不动管柱的条件下,只能采用毛细钢管泡沫排液采气工艺,海上气田平台作业面积小,现有的毛细钢管排液采气装置难以吊上平台而无法摆放,而且液体注入头不能满足海上气田气井安全性要求。考虑到海上气田作业条件和安全因素,上述毛细钢管泡沫排液采气工艺不能在海上实施。因此,目前海上气田没有进行任何排液采气工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毛细钢管排液采气装置无法在海上气田平台上进行作业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橇装式毛细钢管排液采气装置。该装置不仅能满足海上气田平台吊机和作业面积的要求,而且能够满足井下毛细钢管的作业安全要求,从而可以开展海上气田毛细钢管泡沫排液采气工作,以提高海上气田最终采收率。
本实用新型橇装式毛细钢管排液采气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分别与电控系统连接的动力传动系统、液压控制系统、盘管绞车、注剂系统和防喷系统,所述防喷系统与井下注液工具连接;由电控系统、动力传动系统和液压系统构成第一撬装;所述盘管绞车构成第二撬装;由注剂系统、注入头和与注入头连接的防喷系统构成第三撬装;在所述注入头的另一端还设置有导向器;所述井下注液工具中设置有拉断解阻结构;毛细钢管缠绕在盘管绞车上并与导向器连接,利用导向器保护毛细钢管,由注入头提供下入动力,防喷系统提供高压动静密封,下入油井深部。
本实用新型橇装式毛细钢管排液采气装置,其中:所述动力传动装置采用电机驱动。所述第一撬装和所述第二撬装构成同一撬装。所述拉断解阻结构为可剪断短节,其上端顺次连接有单向阀、密封结构和工具打捞头;其下端顺次连接有加重杆、万向节和导向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为了缩小装备体积以适合于在海上平台作业,本实用新型的整体采用橇装式结构,即:将装备中的所有装置集成为三个装撬结构,并将装备中的原柴油机驱动改为电机驱动,以此满足海上平台吊装的要求,同时,便于在面积较小的海上平台进行装备的布局。
(2)为了保证毛细钢管在井下的安全,本实用新型中的井下注液工具设置有拉断解阻结构,一旦毛细钢管在井下上提遇阻,可以进行拉断解阻。
(3)在海上气田中采用本实用新型排液采气装置作业,可以尽可能延长气井正常排液采气时间,以提高海上气田最终采收率。
附图说明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橇装式毛细钢管排液采气装置的系统分布图。
图1-2是图1-1所示A处局部结构的主视放大图;
图1-3是图1-2所示A处局部结构的俯视放大图;
图1-4是图1-1中所示B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中井下注液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2-1所示井下注液工具的上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2-1所示井下注液工具的下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中零部件及细节说明:1.动力传动系统,2.液压控制系统,3.主橇体,4.操作台,5.盘管绞车,6.小直径管,7.导向器,8.注入头,9.防喷系统,10.井下注液工具,11.电控系统,12.辅橇,13.注剂系统;21.工具打捞头,22.上锁紧密封装置,23.连接短节,24.下锁紧密封装置,25.单向阀,26.可剪切短节,27.加重杆,28.万向节,29.导向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基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基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02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酯泡沫片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防盗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