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量子化碳材料制备微乳燃油的制备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0425.8 | 申请日: | 2008-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59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斗哲;黄镐淳;朱光华;张奎亨;金玲;李东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昌宇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31/08 | 分类号: | C10G31/08;C02F1/28;C01B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解政文 |
地址: | 100081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量子化 材料 制备 燃油 设备 | ||
1.一种微乳燃油的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水量子化系统、量子化碳材料处理系统、混合系统、混合量子化系统:
其中所述水量子化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第一量子化微乳机(SYT1)、净化器(J1)、第二处理罐(G2),所述第二处理罐(G2)的出口处分为两条支路,第一支路通过手动阀三(SF3)连接一检测出口,第二支路连接第二水泵(B2),所述第二水泵(B2)的出口处又分为两条支路,第一支路连接手动阀十二(SF12)和离子化处理机(LZ1)后通回第二处理罐(G2),第二支路依次连接流量计三(L3)、自动控制阀一(ZF1)、手动阀一(SF1)后通向混合系统的第一处理罐(G1);
其中所述量子化碳材料处理系统包括第三处理罐(G3),其出口处分为两条支路,第一支路通过手动阀五(SF5)连接一检测出口,第二支路连接第三水泵(B3)和第三量子化微乳机(SYT3),所述第三量子化微乳机(SYT3)的出口处又分为两条支路,第一支路通回第三处理罐(G3),第二支路依次连接手动阀四(SF4)、自动控制阀二(ZF2)和流量计四(L4)后通向混合系统的第一处理罐(G1);
其中所述混合系统包括第一处理罐(G1)和连接有流量计一(L1)的通向第一处理罐(G1)的管路,所述第一处理罐(G1)的出口处分为两条支路,第一支路通过手动阀二(SF2)连接一检测出口,第二支路依次连接第一水泵(B1)、流量计二(L2),所述流量计二(L2)后又分为两条支路,第一支路通回第一处理罐(G1),第二支路连接自动控制阀三(ZF3)和手动阀六(SF6)后通向混合量子化系统的第四处理罐(G4);
其中所述混合量子化系统包括第四处理罐(G4),其出口处分为两条支路,第一支路通过手动阀七(SF7)连接一检测出口,第二支路连接第四水泵(B4),所述第四水泵(B4)的出口处又分为两条支路,第一支路连接手动阀十(SF10)后通回第四处理罐(G4),第二支路连接手动阀九(SF9)和第二量子化微乳机(SYT2)后又分为两条支路,一路连接手动阀八(SF8)后通回第四处理罐(G4),另一路连接手动阀十一(SF11)和流量计五(L5)后为输出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乳燃油的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处理罐(G1,G2,G3,G4)上配备有液位计(Y1,Y2,Y3,Y4),第四处理罐(G4)上配备有温度计(WD1)和加热器(JR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乳燃油的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量子化微乳机(SYT1)中、所述第二量子化微乳机(SYT2)中和所述第三量子化微乳机(SYT3)中分别装有不同的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昌宇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三昌宇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042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