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联氧化剂电磁阀热爆脉冲吹灰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0653.5 | 申请日: | 2008-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75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曹义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高瞻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00 | 分类号: | F23J1/00;F23J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联 氧化剂 电磁阀 脉冲 吹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爆脉冲吹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联氧化剂电磁阀热爆脉冲吹灰器。
背景技术
热爆脉冲吹灰器简称脉冲吹灰器,又名激波吹灰器、冲击波吹灰器、弱爆吹灰器、爆炸波吹灰器、爆震波吹灰器、爆震脉冲吹灰器等,最早由前苏联人实用新型,1988年传入我国,是由“瓦斯炮”演变而来的,其吹灰的基本原理是:使燃料与氧化剂气体的混合气在与烟道连通的脉冲发生器内点火爆炸,利用爆炸产生的压缩冲击波的“交变冲压吸拉效应”、“物理微爆效应”和高速脉冲射流的“吹扫效应”吹除锅炉受热面和烟道壁面上的各种积灰,同时兼具振动、声波和高温热解三种清灰效应。脉冲发生器又称激波发生器、冲击波发生器、爆炸波发生器、爆震波发生器、爆炸罐、脉冲罐等;脉冲发生器可以直接与烟道连通,也可以通过脉冲导管与烟道连通,脉冲导管又称发射管、喷管等。由于属于干式吹灰,且吹灰强度高、无死角、作用范围大、节能效果好、设备可靠性高、吹灰费用低廉,与传统的蒸汽吹灰比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不但已经普遍地用于锅炉尾部受热面代替传统的蒸汽吹灰,而且也开始被用于吹除工业炉窑内的积灰和结渣,甚至还被尝试用于静电除尘器的辅助清灰等其它场合。
为了降低氧化剂电磁阀的内漏概率,热爆脉冲吹灰器的氧化剂电磁阀一般都采用两个电磁阀串联组成的双联电磁阀,已有的这类双联电磁阀都是正向安装的,在脉冲吹灰器点火爆炸的瞬间由于爆炸压力往往大于氧化剂的供气压力,爆炸冲击以及爆炸火焰和爆炸产生的高温气体能够穿过双联氧化剂电磁阀,带来如下危害:
1.爆炸冲击以及爆炸火焰和爆炸产生的高温气体向燃料电磁阀的上游即氧化剂管路和氧化剂源传递,构成一定的安全威胁;
2.爆炸冲击以及爆炸火焰和爆炸产生的高温气体在穿过氧化剂电磁阀时能够对电磁阀的橡胶密封件构成损害,长期如此极易导致氧化剂电磁阀内漏;
3.爆炸冲击导致燃料电磁阀阀瓣的瞬间开闭,在紧邻爆炸之后放出一股氧化剂,造成氧化剂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联氧化剂电磁阀热爆脉冲吹灰器,与已有技术比,这种热爆脉冲吹灰器既能够降低氧化剂电磁阀发生内漏的概率,又能够避免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三联氧化剂电磁阀热爆脉冲吹灰器,主要包括脉冲发生器、燃料管路、氧化剂管路和混合气管路,在氧化剂管路上串接有两个正向安装的氧化剂电磁阀,在这两个正向安装的氧化剂电磁阀的后面,还串接有反向安装的氧化剂电磁阀。
串接在前面的两个氧化剂电磁阀与已有技术相同,能够降低氧化剂电磁阀内漏的概率,而最后面反向安装的氧化剂电磁阀则在断电后(常闭型)或通电后(常开型)能够确保反向正常关断,因而能够避免点火爆炸产生的反向冲击、以及随反向冲击一起的爆炸火焰和高温气体穿过氧化剂电磁阀,从而避免已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是:在不提高氧化剂电磁阀内漏概率的前提下,能够有效保护氧化剂管路、氧化剂源、以及正向安装的双联氧化剂电磁阀不受爆炸冲击、爆炸火焰和爆炸产生的高温气体的破坏和各种不利影响,提高了热爆脉冲吹灰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了减少氧化剂电磁阀的大小尺寸,所述的氧化剂电磁阀最好采用的都是常闭型电磁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给出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燃料管路,2.氧化剂管路,3、4、5.氧化剂电磁阀,6、7.对丝,8.混合气管路,9.脉冲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主要包括燃料管路1、氧化剂管路2、混合气管路8和脉冲发生器9,在氧化剂管路2上通过对丝6、7,由前向后依次串接有三个常闭型氧化剂电磁阀3、4、5,其中氧化剂电磁阀3、4是正向安装的,氧化剂电磁阀5是反向安装的。在点火爆炸前只要关断氧化剂电磁阀3、4、5,就能够确保由氧化剂电磁阀3、4、5组成的三联电磁阀组的双向正常关断,从而避免爆炸反向冲击所带来的一系列损害和不利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氧化剂电磁阀3、4、5也可以全部或部分是常开型电磁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高瞻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高瞻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06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