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式盘管燃油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80832.9 | 申请日: | 200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30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龙伟南;谢伟民;刘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玮昊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16 | 分类号: | F24H1/16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邵会昌;赵云 |
地址: | 650233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燃油 加热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型加热器,主要用于野外洗浴、提供生活用水、采暖以及移动式设备的加热系统等。
二、背景技术
现有的盘管加热器有多种,以卧式盘管加热器为例,见图1,由排烟口1、喷嘴2、内筒7、盘管9、10、进水管11、出水管14、耐火泥12、支架15、进风口16、等组成。其工作过程:当加热器运行时,燃烧所需的空气通过风机由进风口16直接进入燃烧室与油嘴2喷出的燃油混合后,被电极点燃进行燃烧,外界水源经水泵加压,由进水口11进入内盘管9,边通过边加热,然后通过外盘管10和出水口14流出盘管加热器,燃烧形成的高温燃气与加热管内的水进行热交换后,经排烟口1排出机外。
此种方式的燃油加热器,在工作过程中,所需空气没有经过预热,空气直接进入燃烧室参与然烧,因此热效率低,热能浪费大;有时排除的烟气温度过高或燃烧室压力过大,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其次体积大,重量重,机动性差。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觧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卧式盘管加热器存在的不足,通过改进,提供一种节能、安全、轻型的立式盘管燃油加热器,从根本上提高加热器的热效率,降低热能消耗。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是:整个加热器采用立式结构,在结构中,与加热器内筒及螺旋加热盘管同心,用螺钉分别安装一个外筒和火焰导向筒。
本实用新型通过应用证明:1、有效地利用了燃烧余热对空气进行预热,强化了燃烧过程,节省了绝热材料,降低了加热器的热惯性,减少了散热损失,提高了加热器的热效率;2、有效地控制了燃烧室的温度及压力,使加热器的安全性得到保障;3、由于炉体零、部件采用立式同心组装,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4、盘管的进、出水口都朝下方,不使用时水会自然排空,觧决了盘管在寒区积水结冻问题,延长了盘管的使用寿命。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图1,是现有的盘管燃油加热器的主要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装配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2、3,本实用新型由:内筒8、外筒7、内外盘管9、10、火焰导向筒6、排烟口1、雾化喷嘴2、点火电极3、油气混合室1 7、电磁阀21、燃烧室18、耐火泥12、支架15、进水口11、出水口14、风机13、烟气温度传感器19、光电传感器20、连接螺钉4、5等组装而成。
参照图2、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说明:整个加热器采用立式结构,在结构中,与加热器内筒8及螺旋加热盘管9、10同心,用螺钉4、5分别安装一个外筒7和火焰导向筒6。
参照图2、3,在加热器的排烟口1上安装一个温度传感器19,与供油电磁阀21连接。
参照图2、3,在加热器的顶部安装一个光电传感器20,与供油电磁阀21连接。
参照图2、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外界水源经水泵加压,由底部进水口11进入内盘管9,边通过边加热,然后通过外盘管10和出水口14流出加热器。燃油通过雾化喷嘴2喷射后被电极的火花点燃,燃烧需要的空气通过风机13进入外筒7和内筒8之间的夹层通道(如箭头所示)得到预热后,螺旋式由下向上吹入,进入油气混合室17与燃油混合后点火燃烧,形成高温火焰,由火焰导向筒6将火焰导向下行,遇到底部耐火泥12后,使火焰由下转为向上,均匀地加热内外盘管9、10,与盘管内的水进行热交换后,最后形成的烟气经排烟口1排出机外。当排烟口1排除的烟气温度过高时,则通过温度传感器19控制供油电磁阀21,切断油路、关闭点火电极,防止燃烧室温度过高,会严重影响到加热器的使用寿命。当燃烧室内一旦油雾未被点燃,光电传感器发出信号,切断油路,即不再喷油,防止燃烧室内压力过大,会产生爆炸的后果。
参照图2、3,本实用新型中所采用的电磁阀控制电路是一个普通的标准电路,这里不作详述。所采用的温度传感器19、光电传感器20、雾化喷嘴2、点火电极3、耐火泥12、风机13等属于标准件,市场均可购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玮昊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玮昊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08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