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动吸引式鼻内窥镜鼻窦开窗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20080854.5 申请日: 2008-01-24
公开(公告)号: CN201216630Y 公开(公告)日: 2009-04-08
发明(设计)人: 李俞锦;李国伟 申请(专利权)人: 李俞锦;李国伟
主分类号: A61B17/32 分类号: A61B17/32;A61B17/9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50034云南省昆明市***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手动 吸引 内窥镜 鼻窦 开窗
【说明书】: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鼻科医用手术器械,能清晰准确安全快捷地完成鼻内窥镜下鼻窦开窗术。

背景技术

百余年来行下鼻道前外侧壁开窗,是用榔头骨开骨壁进入上颌窦,时有损伤下鼻甲及造成泪道鼻腔前外侧壁前端引流口阻塞,而引起溢泪。目前,公知的鼻内窥镜下鼻窦开窗手术所用器械是:1、采用手动式鼻内窥镜带针蕊4mm上颌窦穿刺针刺入鼻腔前外侧壁开窗,穿入窦腔用力稍大则极易刺破窦腔后外壁,术中扩大骨缘创口须加用乳突大号刮匙刮扩创口完成开窗;2、采用小号刮匙顶穿入窦腔,再用大号刮匙刮扩骨创口开窗。以上两种器械用于鼻内窥镜下上颌窦开窗术,开窗口边缘不整齐,易出血,手术操作不便,时间长而影响手术进程,窦腔前内下角难显露,易留死角,术后常有残留病灶,病人颜面易肿胀,疼痛反应明显,病人痛苦。尤其是打开额窦底扩大鼻额管及开放筛窦、蝶窦,手术操作稍有不慎,轻者有可能伤及眼眶纸板而导致眼眶肿胀,重者就会发生损伤前筛顶角、视神经管、颅内动脉,导致发生脑脊液鼻漏、颅内感染、视力丧失,甚至大出血死亡。

发明内容:

为了避免现有手术器械在鼻内窥镜下鼻窦开窗手术中,颅内外并发症等重大风险发生,并解决手术出血而影响病变手术清除进程,术后颜面反应重,病人痛苦,医生费时费力的缺憾,临床上急需开发一种理想的系列鼻内窥镜鼻窦开窗器,本实用新型器械为一系列的手动吸引式鼻内窥镜鼻窦开窗器;术者根据鼻窦CT片对鼻窦炎诊断,确定所需要开窗的鼻窦,选好适合的吸引式鼻窦开窗器,使操作不仅能清晰准确安全、快捷地吸、穿、刮、扩窦壁、多呈一次性短时间完成鼻窦开窗,并且在扩大后的窗口处能清晰窥见窦腔死角,如上颌窦的前内下角,利于窥镜下清除病变及取碎骨方便;在穿刮开窗吸引的同时,吸尽分泌物后的窦腔,明辩病变的范围大小,给予术者在操作时利于决定用钳、摘、刮、刨等手术技巧和措施方便使用;另一方面,吸尽分泌物的窦腔,在内窥镜下的能对病变形状的良、恶性质作出初步判断,并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或窦腔病灶取材、或彻底清除病灶。手动吸引式鼻内窥镜鼻窦开窗器在鼻窦开窗术中,将手术操作技巧、技能效果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使术者更精准地选择鼻窦开窗。降低了鼻内窥镜鼻窦开窗手术的各种风险,使空气在鼻腔和窦腔内流通,利于提前治愈鼻窦炎。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镍铬钢材料制作的工作头、圆座、联台圆盘刮刀、圆锥杆、手柄座、手柄、吸引管接头及注射器插座连接构成,吸引管从工作头贯穿至注射器插座。其特征是:工作头与圆座上端连接,圆座下端与圆盘刮刀第一层的轴心连接,圆盘刮刀最后一层轴心与已呈直形或弯形的圆锥杆顶端连接,圆锥杆底部与手柄座连接,手柄座与手柄连接,手柄尾端的吸引管接头与注射器插座口连接,吸引管从工作头贯穿注射器插座。在凹面或平面开有吸引管口三棱锥工作头,利于在上颌窦中、下鼻道、额窦、蝶窦、开窗术中找准部位,刺破窦壁;在圆座上开有单、双吸引管口的椭圆型勺状刀的工作头,利于在筛窦前后组开窗术中找准部位,拨蛋壳样打开窦壁;漏斗状平口型圆锯工作头,利于对蝶窦前壁开窗术中找准部位,据开窦壁;根据圆座的直径尺寸,可制作不同规格型号的开窗器;塔形联台式圆盘刮刀1-8层为刮刀;20-30层为锉刀。锥杆顶端的弯度可从0-180度,其中用于筛窦开窗术的开窗器,锥杆顶端的弯度为20度。用于对下鼻道前外侧壁上颌窦开窗术的开窗器,锥杆顶端的弯度为45度。用于对鼻额管口扩大的额窦开窗器,锥杆顶端的弯度为60度。用于中鼻道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的上颌窦开窗器,锥杆顶端的弯度为90度。各种不同规格型号的开窗器,可对各种鼻窦骨创口缘呈多角度地刮扩,并能有效控制进入窦腔的深浅度。

本实用新型器械在鼻内窥镜下鼻窦开窗术中的有益效果是;1、在内窥镜窥视下,本工作头能顺利对准所要开窗的鼻窦部位,对窦壁实施开窗,用圆盘刮刀多方位、安全、快捷自如地刮扩窦壁骨创口缘开窗;2、利于在内窥镜窥视下对窦腔内病灶的良、恶性质迅速做出初步判断,而采取相应的措施;3、吸引管在术中可及时吸尽窦腔分泌物,便于术者在清晰的视野中看清病灶范围的大小及出血等情况,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选择及步骤;4、工作头对鼻窦开窗术中,吸、穿、刮扩可一次性在短时间内完成;5、在有效范围内,开窗口大小可控、光滑整齐;6、手术操作简单、方便、易掌握,省时省力;7、术中减轻病人痛苦,术后病人反应轻,康复较快。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中凹面直联台圆盘刮刀吸引式鼻窦开窗器立体平面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俞锦;李国伟,未经李俞锦;李国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08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