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用途生物培养盒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1068.7 | 申请日: | 2008-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20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李荣春;张玉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荣春;张玉金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201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途 生物 培养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用于培养微生物的装置,尤其用于同一种微生物在不同特点的培养基上生长速度的比较和测量。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国内外微生物实验室均使用传统“圆形”培养皿作为培养容器对微生物进行培养,以研究微生物营养需求特征、测量生长速度,进行菌株的生化反应研究及菌株之间的拮抗作用研究,或植物保护方面的“室内药剂筛选”,在这过程中常常用到大量培养皿,菌落直径测量工作量大误差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盒底含有数个相互并排的盛培养基的槽,槽体的一壁有用于测量菌落长度的刻度线。因此本实用新型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
本实用新型拟采用1-2mm厚度的无毒、透明、硬质、耐高温高压的塑料或玻璃加工成含有8-15个并排槽的培养盒。使用时可根据不同的要求,将不同特点的1-15种培养基分别倾注于槽内。可将培养基、多用途生物培养盒分别灭菌,也可将培养基倾注于槽内使培养基和多用途生物培养盒一起灭菌。在槽体的一端接种。可研究不同特点的培养基对该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与传统培养皿相比较,多用途生物培养盒的每一槽相当于一个培养皿的功能,且容易精确测量,各种特征的培养基对同种微生物的影响直观可比,有效降低操作污染、简化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效率,其适用性强,有良好的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做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
图2、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5是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多用途生物培养盒的盒盖(5)大于盒底(4),均成方形。盒盖高度等于或小于盒底高度。盒盖(5)内顶面四角处均略微加厚形成一直角三角形支点(3)使之与盒底(4)盖和时,其间有适当的空隙,便于空气流通。盒底(4)由8-15个槽(2)并排组成,相邻两槽共有一壁(6)(7)。每槽可倾注一种特点的培养基,在槽的一端接种,菌丝从槽的一端向另一端生长。各槽(2)右侧壁(7)或左侧壁(6)有用于测量长度的刻度线(1),菌平面(8)与刻度面(1)相交容易测量菌落的长度。各槽内菌落长度直观可比,似“柱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多用途生物培养盒可制成长104mm宽82mm包含8个槽的培养盒。
按上述构思制作的多用途生物培养盒采用1-2mm厚度的无毒、透明、硬质、耐高温高压的塑料或玻璃加工成长104mm、宽82mm、高19.5mm的盒底(4),每槽(2)长100mm、上宽9mm、下宽8mm、高18mm呈梯形体,加工成长108mm、宽86mm、高19.5mm的盒盖(5),盒盖(5)内顶面四角处直角三角形支点(3)厚度为0.5mm两直角边均为3mm(3)。盒盖(5)、盒底(4)面材料厚度均为1.5mm(盒盖内表面三角形支点(3)材料厚度为2mm),与盒盖(5)、盒底(4)面空间垂直的壁材料厚度均为:基部2mm远端1mm呈梯形状。长1000mm的刻度尺(1)印刷于槽体的左侧壁(6),刻度线与槽底面近垂直。
多用途生物培养盒经高压灭菌锅或其它灭菌设备灭菌后,在无菌条件下,将灭菌后不同特征的培养基分别倾注于槽(2)内,每槽倾注2.5-4mL培养基,或者将不同特征的培养基于灭菌前倾注于槽(2)内,使培养基和多用途生物培养盒一起灭菌。待培养基冷却凝固后,将菌种统一接种于各槽槽壁刻度线(1)为“0”端的培养基上,便可进行微生物的培养和观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荣春;张玉金,未经李荣春;张玉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10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桅杆式机械设备垂直组合新型基础
- 下一篇:高灰熔点煤种加压气流床气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