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太阳灶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1172.6 | 申请日: | 200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37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李飞;史俊伟;蔡云秀;黎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J2/02 | 分类号: | F24J2/02;F24J2/12;F24J2/08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玲菊 |
地址: | 650093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太阳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灶,尤其是一种多功能太阳灶,属于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太阳能灶有多种多样,其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利用抛物线聚光板聚光,将需要加热的器具如水壶、锅等直接放在抛物线聚光板的焦点处,即可进行加热。二是利用抛物线聚光板聚光后,直接加热流体介质,利用热管或者强制流体介质循环传热,从而实现热能的传递,再进行热交换。但以上两种情况都存在自身的问题:前者只能在室外且有阳光的地方进行烧水、炒菜等加热操作,这对于家庭来说是很不方便的;后者是先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后再加以利用,这样将降低太阳能的利用率。另外,现有的太阳能灶并没有考虑在非做饭时间也能利用太阳能进行照明、或对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等等。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以及土地资源的减少,城市中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这些高层建筑的某些房间即使在白天也要照明,这又加大了有限电力资源的供给负担,同时还浪费有限的电能。如何在白天也能够将太阳能用来对室内进行照明,并能供室内植物光合作用,同时,在做饭时兼顾照明,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已成为研究者们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提供热能进行炊事,同时又能提供照明的多功能太阳灶。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多功能太阳灶,包括抛物面集热聚光器,其特征在于在抛物面集热聚光器的焦距处设置凹面镜,抛物面集热聚光器底设有光束通道,光束通道上设有聚光镜、光线转向器,光束通道的终端设有光能分配器以及光能加热器和/或光能照明器。以便利用聚光后的太阳能进行加热和照明。
所述光束通道为其内设有保温层的保温管,用于传递光束。
所述聚光镜由平行设置的两个凸透镜组成,分别设置在保温管段首端和末端,或者设置在保温管内,使进入聚光镜中的光束再次会聚成高能量密度光束后,在保温管中传输。
所述光线转向器设置在带转角的保温管内,其由倾斜设置在转角处的平面镜,位于平面镜前方并由支撑架固定的相平行的两个凸透镜构成,其数量的设置与光束通道上的转角数量相适应,以便根据实际需要将光线转向器设置在各转角光束通道上,以对高能量密度光束进行转向输出。
所述光能分配器包括带光束进、出口的壳体,设于壳体内的活动式平面镜,且平面镜的数量设为一个,或两个,或多个,其中,光束进口与传递光束的保温管相连,光束出口通过保温管分别与光能加热器及光能照明器相连,以便根据实际需要,将来自光线转向器的光束分配成不同能量密度的光束,大能量密度光束用于炊事,小能量密度光束用于提供照明或供室内植物光照。
所述光能照明器由玻璃罩,设于玻璃罩内的若干棱镜组合而成,以便将光束进行散光后提供照明。
所述抛物集热聚光器为一凹球面板,球面板的凹面上设置有反光膜,球面板的边缘设有支撑架,支撑架端部固定有凹面镜,以便通过凹面镜将集热聚光板汇集的光线反射会聚后,穿过集热聚光板底部中心处的通孔,进入到聚光镜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可将收集的太阳能直接传输到室内,无需进行能量转换,直接利用光的传播即可实现炊事活动,且在非做饭时间还可以利用太阳能进行室内照明,供室内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在转换的过程中太阳能的能量密度可以调节,能量损失少,是一种节约降耗,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的理想太阳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集热聚光器、聚光镜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光能分配器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图1中的光线转向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光能照明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太阳灶,包括集热聚光器1,集热聚光器1为一凹球面板,它安装在固定支架2上,面板1的凹球面上设置有反光膜12,面板1的边缘处等距安装三根金属杆3,金属杆3的另一端共同固定一个凹面镜13,凹面镜13放在集热聚光器1的焦距附近,集热聚光器1底部的中心处开有通孔14,通孔14上设有其内带保温层的保温管4,通过凹面镜13将集热聚光器1汇集的光线反射会聚后,穿过集热集光板1的中心处的通孔14,进入到聚光镜5中,聚光镜5由平行设置的两个凸透镜15、16组成,安装在保温管4内,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两个凸透镜15、16之间的距离,如图2,使进入聚光镜5中的光束再次会聚成高能量密度光束后,在保温管4中传输,光束在拐弯或转角处通过光线转向器6、7改变高能量密度光束的传输方向,光线转向器6、7设置在带转角的保温管内,其由倾斜设置在转角处的平面镜21,位于平面镜21前方并由支撑架18、19固定的的相平行的两个凸透镜17、20构成,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凸透镜17、20之间的距离,如图3,以将高能量密度光束分散成横截面积较大的光束后转向输出,进入光能分配器8,光能分配装置8包括带光束进口28、出口27的壳体26,设于壳体26内的倾斜活动式平面镜,这里的平面镜设为三个,即23、24、25,其中,光束进口28与传递光束的保温管4相连,光束出口27与保温管4相连,保温管4的终端分别与光能加热器及光能照明器相连,如图4,通过保温管及其内的光线转向器分别将来自光线转向器7的光束分配成不同能量密度的光束,大能量密度光束经保温管送光能加热灶9上,用于炊事,小能量密度光束经保温管4送光能照明器11,用于提供照明或供室内植物光照,光能照明器11由玻璃罩30,设于玻璃罩30内的若干三棱镜29组合而成,以便将光束进行散光后提供照明,如图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11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准确测量管壁温度的热管
- 下一篇:方便组装的多功能空气源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