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取箱装烟丝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81291.1 | 申请日: | 2008-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79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潘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金龙 |
主分类号: | A24C5/39 | 分类号: | A24C5/39;B65G53/24;B65G53/40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 健 |
地址: | 650217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取 烟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烟草机械风力送丝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卷烟企业按市场需求关系定量生产卷烟成为一种趋势,传统的采用贮柜大批量贮丝方式,也逐步向用烟箱小批量储丝方式发展。
在箱式储丝工艺中,对卷烟机送丝常采用翻箱喂料之后接传统的吸风送丝机的方式进行。该方式需要配备相应的翻箱喂料设备及较为复杂的物流输送设备才能实现。
本实用新型采用将耙料吸丝斗固定于三维组合的直线运动机构上,通过支撑架支撑在烟丝箱上方,在系统控制下,可实现耙料吸丝斗在烟丝箱内X、Y、Z轴任意方向上的运动和任意位置的停留,从而可方便的吸取烟丝箱内各个位置、各个高度层上的烟丝。
本实用新型避免了箱式储丝吸风送丝工艺中对翻箱喂料设备的依赖,有效减少了翻箱喂料设备和传统风力送丝设备可能对烟丝的造碎、扬尘及长短丝分层,有效降低了箱式储丝工艺对物流输送系统要求的复杂程度,可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烟丝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用简捷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方式,实现烟厂箱式储丝工艺中吸风送丝环节对烟箱内储存烟丝吸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装置由支撑架、X轴向直线运动机构、Y轴向直线运动机构、Z轴向直线运动机构、耙料机构、吸丝料斗、连接软管和控制系统组成;耙料机构设置在吸丝料斗内,吸丝料斗尾端设有连接软管与卷烟机负压吸丝风管连接;吸丝料斗可以设置在X、Y、Z轴向的任何一个直线运动机构之下,X、Y、Z轴向直线运动机构相互组合设置成三维结构,任选其中一维直线运动机构设置在支撑架上,采用控制系统控制X、Y、Z轴向直线运动机构动作。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最佳方案是将吸丝料斗设置在Z轴向直线运动机构上;Z轴向直线运动机构设置在Y轴向直线运动机构上,Y轴向直线运动机构设置在X轴向直线运动机构上,X轴向直线运动机构设置在支撑架上。
支撑架架空设置在烟丝箱上部外侧,控制系统控制X、Y、Z轴向直线运动机构动作,即可方便的实现吸丝料斗以支撑架作为支撑,在烟丝箱内的X、Y、Z轴任意方向上的运动,并可在任意位置停留,通过耙料机构耙松烟丝后,吸丝料斗可方便的吸取烟丝箱内各个位置、各个高度层上的烟丝。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避免了箱式储丝吸风送丝工艺中对翻箱喂料设备的依赖,有效减少了翻箱喂料设备和传统风力送丝设备可能对烟丝的造碎、扬尘及长短丝分层,有效降低了箱式储丝工艺对物流输送系统要求的复杂程度,可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烟丝箱。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内容。附图说明:
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上部侧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下部侧仰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本实用新型装置由支撑架1、X轴向直线运动机构2、Y轴向直线运动机构3、Z轴向直线运动机构4、耙料机构5、吸丝料斗6、连接软管7和控制系统组成;耙料机构5设置在吸丝料斗6内,吸丝料斗6尾端设有连接软管7与卷烟机负压吸丝风管8连接;吸丝料斗6可以设置在X、Y、Z轴向的任何一个直线运动机构上,X、Y、Z轴向直线运动机构交互组合设置成三维结构,任选其中一维直线运动机构设置在支撑架1上,采用控制系统控制X、Y、Z轴向直线运动机构动作。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最佳方案是将吸丝料斗6设置在Z轴向直线运动机构4上;Z轴向直线运动机构4设置在Y轴向直线运动机构3上,Y轴向直线运动机构3设置在X轴向直线运动机构2上,X轴向直线运动机构2设置在支撑架1上。
支撑架1架空设置在烟丝箱9上部外侧,控制系统控制X、Y、Z轴向直线运动机构动作,即可方便的实现吸丝料斗6以支撑架1作为支撑,在烟丝箱9内的X、Y、Z轴任意方向上的运动,并可在任意位置停留,通过耙料机构5耙松烟丝后,吸丝料斗6可方便的吸取烟丝箱9内各个位置、各个高度层上的烟丝。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避免了箱式储丝吸风送丝工艺中对翻箱喂料设备的依赖,有效减少了翻箱喂料设备和传统风力送丝设备可能对烟丝的造碎、扬尘及长短丝分层,有效降低了箱式储丝工艺对物流输送系统要求的复杂程度,可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烟丝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金龙,未经潘金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12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流体流动通道的建筑换热通气板及其应用
- 下一篇:风能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