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方向自动回正的单轮转向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1358.1 | 申请日: | 2008-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98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陈蜀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3/02 | 分类号: | B62D3/02;B60G13/00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 云 |
地址: | 650093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方向 自动 轮转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方向自动回正的单轮转向机构,是一种轻型太阳能三轮车的转向机构,属于载运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实用化太阳能车的功率很小,因受到太阳能电池板面积的限制,一般功率小于1000W。如果直接用目前汽车的转向机构来做太阳能车的转向机构,则显得过于复杂,且更严重的是过于沉重。因此,有必要采用一种轻巧、且具有自动回正功能的转向机构,来与小功率太阳能车匹配,以适应其操作简单、重量轻的转向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方向自动回正的单轮转向机构,其结构简单、轻巧,且具有自动回正功能,适用于轻型太阳能三轮车。
解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方向盘轴通过万向节与轴端齿轮的轴连接,轴端齿轮又与转向齿轮相啮合,转向齿轮的轴与转向前叉相连接,在转向前叉上设置有垂直减振器和纵向减振器,且前叉的着力点偏离前轮轴心,位于轴心之前。转向齿轮为扇形齿轮,且其直径大于轴端齿轮的直径;纵向减振器连接于前轮轴和垂直减振器之间,转向前叉连接垂直减振器。
本单轮转向机构的方向转动原理是:通过方向盘转轴的轴端齿轮转动,使转向齿轮也转动,再驱动转向前叉转动来实现单个前轮的转向。方向自动回正功能则是通过将前叉的着力点偏离至前轮轴心之前,当前轮未受到转向力时,始终受到维持在车架中轴线的力矩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转向方便灵活,成本极低,便于维修,并具有转向和自动回正的功能,与小功率太阳能三轮车十分匹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叉右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前叉主剖视示意图,
图4为齿轮啮合示意图。
图1~4中各标号依次表示:1、方向盘,2、方向盘轴,3、方向盘固定轴架,4、万向节,5、轴端齿轮,6、转向齿轮,7、转向前叉固定轴架,8、转向前叉中心,9、垂直减振器,10、纵向减振器,11、车架主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4,具有方向自动回正的单轮转向机构由方向盘1、方向盘固定轴架3、万向节4、方向盘轴端齿轮5、转向齿轮6和双向减振前叉等构成。三轮车前进中拐弯时,转动方向盘1,通过万向节4将转动传递给方向盘轴端齿轮5,与方向盘轴端齿轮5啮合的转向齿轮6转动,于是转向前叉转动,改变三轮车的方向。由于方向盘轴端齿轮5的半径小于扇形的转向齿轮6的半径,使得转向力矩很小,转向更为轻松。在没有转动力的条件下,由于前叉的着力点偏离前轮轴心,即垂直减振器9的着力点位于纵向减振器10前端,而前轮轴心装于纵向减振器10后端,因此前轮始终受到与车架纵向中轴线保持一致的力矩作用,达到了方向自动回正的目的,使轻型太阳能三轮车的转向操作更加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13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