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热量交换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81394.8 | 申请日: | 200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49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苏一江;甄晓云;陶磅;苏志龙;姜琪;柯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利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C02F1/52 |
代理公司: | 云南协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姜开侠 |
地址: | 650041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热量 交换 一体化 污水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可再生能源自动提高反应池温度的太阳能热量交换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全球自然灾害的频发使人类逐步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污水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产生的主要污染源之一,能源的匮乏,促使人们节约用水,中水回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节水方式。近年来,污水处理技术逐步得以完备,一体式污水净化设备就是采用生物法处理工艺的高效污水处理技术之一,它集去BOD5、COD、NH3-N和除磷功能于一身,降低了处理成本,提高了处理效果。但由于地理与气候上的原因,生物法污水处理技术在低温地区的应用带来困难。现有技术一体式污水净化设备是将收集的污水通过前置系统的预处理后,进入一体式净化槽设备,净化槽内的生态填料作为微生物附着的介质,通过机械曝气为微生物提供所需的溶解氧条件,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达到净化处理污水的目的。反应微生物应在一定温度下才具有必要的生物活性,否则,生物法污水处理设备会因微生物失活而失去污水处理能力。一体式净化设备有以上这些优点,但此法一直没有代替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人工土地处理系统、生态氧化沟),是因为设备内生态填料上的微生物的分解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当反应池内的温度不是微生物生存的最佳条件时,设备的处理效果大大减低。因此在自然环境温度很低时,需要对设备反应池进行保温,以维持微生物的正常生物活性。现有技术的净化槽污水设备通常在室内,这样大大增加了设备的建造成本,并需要专门的场地,影响其推广使用,而且应用效果并不理想。现有技术采用的保温方法通常是对设备内污水直接加热,但是很难使污水受热均匀,并会影响池内生物菌的活性,严重的会将生物菌杀死。往往设备需要连续加热,能耗大,处理成本增高。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设计人经过长期试验研究,研制开发了一种可再生能源自动提高反应池温度的太阳能热量交换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试验证明,应用效果良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利用可再生能源自动提高反应池温度的太阳能热量交换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污水处理装置和太阳能热水系统,污水处理装置由缺氧池、厌氧池、前置曝气池、后置曝气池和沉淀池依次相联构成,缺氧池上部设置进水管;在缺氧池、厌氧池内设置蜂窝状填料;后置曝气池上方设置回流循环计量装置,曝气池内设置多面空心球填料;沉淀池与后置曝气池上部连通,沉淀池中底部与污泥回流管相连,太阳能热水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板、蓄水池和循环保温水管,蓄水池通过出水管与太阳能集热板连通,太阳能集热板置于污水处理装置上方,其出水口通过附设于缺氧池、厌氧池、前置曝气池、后置曝气池、沉淀池内部的热交换管连通至蓄水池的进水口。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太阳能热循环水系统,实现了对污水处理装置内部进行热量交换,提高了反应池内部温度,为微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繁殖条件,不仅结构简单,降低了设备工作电能的消耗,而且提高了污水处理效果,是一种既经济又环保的高效污水处理方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 缺氧池,2 厌氧池,3 前置曝气池,4 后置曝气池,5 沉淀池,6 蜂窝填料,7 多面空心球填料,8 循环保温水管,9 污泥回流管,10 蓄水池,11 集热板支架,12 太能能集热板,13 回流循环计量装置,14 抽水机,箭头表示水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污水处理装置和太阳能热水系统,污水处理装置由缺氧池1、厌氧池2、前置曝气池3、后置曝气池4和沉淀池5依次相联构成,缺氧池1上部设置进水管;在缺氧池1、厌氧池2内设置蜂窝状填料6;后置曝气池4上方设置回流循环计量装置13,曝气池内设置多面空心球填料7;沉淀池5与后置曝气池4上部连通,沉淀池5中底部与污泥回流管9相连,太阳能热水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板12、蓄水池10和循环保温水管11,蓄水池10通过出水管与太阳能集热板12连通,太阳能集热板12置于污水处理装置上方,其出水口通过附设于缺氧池1、厌氧池2、前置曝气池3、后置曝气池4、沉淀池5内部的热交换管连通至蓄水池10的进水口。
所述的热交换管附设于缺氧池1、厌氧池2、前置曝气池3、后置曝气池4的池壁、池底,距填料层10-2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利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利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13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切割玻璃的刀具结构
- 下一篇:同步辐射光源主体设备吊装专用小龙门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