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散型生活污水高效净化处理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1552.X | 申请日: | 200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02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甄晓云;苏一江;陶磅;苏志龙;姜琪;柯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利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C02F3/10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093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散 生活 污水 高效 净化 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合于点源污水处理的分散型生活污水高效净化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污水处理厂一般常用于处理并入城市管网的污水,对于分散型的生活污水,尤其是农村村落生活污水、郊区学校生活污水、高速公路附属区生活污水等,这些远离城市收集管网的分散型污水并入城市管网所需费用很高。处理这类污水一般常采用土地渗滤法、人工湿地法、小型设备法、组合处理法等。土地渗滤法所需占用土地太大;人工湿地法处理微污染污水效果比较好,对重污染污水则效果较差;组合式处理法对周围环境有负面影响;现在国内外多采用小型设备处理分散型生活污水。小型设备占地面积小,安装、调试简便,运行、维护费用较低。但是由于分散型生活污水水质不稳定,浓度变化较大,经常会出现污水浓度大大超过设备设计处理指标的情况,导致出水水质不稳定,造成氨氮、总氮及除磷效果不好,特别是除磷效果差。除磷多采用电解除磷,但设备成本高,处理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稳定,脱氮除磷效果好的分散型生活污水高效净化处理设备。该设备以生物膜法为基础,后置强效除磷/二次脱氮池的分散型生活污水高效净化处理设备,使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到一级A标准,应用效果良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分散型生活污水高效净化处理设备,包括缺氧池(1)、厌氧池(2)、曝气池(3)、沉淀池(4)和除磷/二次脱氮池(5),依次相联构成净化系统,处理系统顶部设置通气口(6),缺氧池(1)、厌氧池(2)、曝气池(3)之间通过水流管道(20)相联,曝气池(3)上部通过引水管与沉淀池(4)相联,缺氧池(1)上部设置进水管(7),缺氧池(1)上方设置回流管(8),曝气池(3)上方设置回流循环计量装置(11),在缺氧池(1)、厌氧池(2)内设置蜂窝状填料(9),曝气池(3)内设置多面空心球填料,所述沉淀池(4)与除磷/二次脱氮池(5)上部连通,除磷/二次脱氮池(5)的厌氧层(16)底部集水层(17)上部设置出水管(10),除磷/二次脱氮池(5)中设置生态填料系统,由上而下包括布水层(12)、好氧层(14)、复氧层(15)、厌氧层(16)、集水层(17)。
如上的分散型生活污水高效净化处理设备,所述的除磷/二次脱氮池(5)的布水层(12)设置土和砂混合而成的填料,填料层中平行设置布水管(19),碳源材料和土构成好氧层(14),多孔材料构成复氧层(15),土和粉煤灰混合构成厌氧层(16),集水层(17)设置土和砂的混合物。
如上的分散型生活污水高效净化处理设备,所述的除磷脱氮池(5)池壁两侧设置由下而上引出布水层之上的通气管(13)。
如上的分散型生活污水高效净化处理设备,所述的生态填料系统所用的土的粒径范围在0.002MM-0.02MM的有10%-50%,小于0.002MM的有5%-15%,其余为35-65%,该生态填料土为种植土、腐殖土、红土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复合土;所述的砂为河砂或山砂;所述的粉煤灰为二级与三级粉煤灰的混合物;所述的碳源材料包括木炭、草炭或谷壳碳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物;所述的多孔材料为陶粒,其粒径为3-5mm。
如上的分散型生活污水高效净化处理设备,所述的布水层填料为土与砂,土与砂的体积比为3-5∶1,厚度为15-20cm。
如上的分散型生活污水高效净化处理设备,所述的好氧层填料为土与碳源,土与谷壳碳的体积比为2-4∶1,厚度为25-35cm。
如上的分散型生活污水高效净化处理设备,所述的复氧层填料为陶粒或焦丁、火山石,厚度为10-20cm。
如上的分散型生活污水高效净化处理设备,所述的厌氧层填料为土和粉煤灰,土与粉煤灰的体积为5-7∶1,厚度为20-30cm。
如上的分散型生活污水高效净化处理设备,所述的集水层填料为土和砂,土与砂的体积比为3-5∶1,厚度为10-20cm。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生态填料除磷/二次脱氮池达到高效除磷和二次脱氮的目的,耐冲击效果好,运行管理简单、建造投资及维护费用低。集成化建造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脱氮除磷效果,少占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利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利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15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