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百合种球热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1683.8 | 申请日: | 200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32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莫丽奎;熊灿坤;丁元明;熊劲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格桑花卉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1/08 | 分类号: | A01C1/08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 健 |
地址: | 674400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百合 热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香水百合种球热处理装置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现有的香水百合种球,在选种前,为了进行消毒,去出病虫害,以及去掉病斑、烂瓣,通常都要进行热水浸泡,并在热水中放有消毒和杀虫的药。但目前这种消毒和杀虫的热水浸泡,都只是依靠人工在盆理进行。其浸泡时间、热水温度都难以掌握。尤其是热水的温度,在自然状态下,无法保持恒温,而香水百合种球的热水浸泡,恰恰是要求保持恒温;采用人工在盆理操作,首先是劳动强调大,其次是无法进行大规模与工业化生产,限制了这项产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为了克服现有香水百合种球热处理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能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设有一热处理池和通过给水管、回水管连接的锅炉;在热处理池上方设有一带电动升降机的吊架;该电动升降机与种球筐连接;在给水管上设有给水泵;在回水管上设有回水泵;在回水管上设置有一单向阀;本实用新型的热处理池设置为从里到外为:盛水层、保温层和防渗层;在热处理池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该传感器信号通过控制柜启动或停止水泵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香水百合种球热处理过程中,热处理池内的水温得以保持恒温,确保种球既能在控制温度范围内有效地进行消毒和杀虫,又不使种球被高温水烫伤;而且还能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本设备装置结构可靠、简单、实用;吊架上的电动升降机与种球筐连接,可使种球筐通过上下运动或点动,让种球筐在药液中受到充分荡涤,达到全面消毒杀虫的目的;热处理池的地基设置为从里到外盛水层、保温层和防渗层三层,既能防止水渗漏,更能起到保温的作用。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内容。
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本实用新型设有一热处理池1和通过给水管7、回水管9连接的锅炉5;在热处理池上方设有一带电动升降机3的吊架2;该电动升降机与种球筐4连接;在给水管7上设有给水泵8;在回水管9上设有回水泵10;在回水管9上设置有一单向阀14;本实用新型的热处理池1设置为从里到外为:盛水层11、保温层12和防渗层13;在热处理池1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5,该传感器信号通过控制柜16启动或停止水泵8和10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锅炉5采用燃油式锅炉;连接在给水管7、回水管9上的给水泵8和回水泵10起到对热处理池1内热水的循环调节作用。热处理池内的水温保持为40℃。给水管7通常连通在热处理池的上方位;回水管9通常连通在热处理池的下方位,从而使热处理池内的水不断的循环。设置在回水管9上的单向阀14起到控制水循环方向的作用,确保锅炉内的水不至逆流,使锅炉内的水随时处于充流状态,从而避免锅炉干烧。给水泵8和回水泵10的工作状态可采用自动或手动两种。采用手自动时,水泵不受热处理池内水温的影响,水泵将不停的工作,使热处理池内的水不断的循环;采用自动时,通过热处理池内传感器15的作用来控制水泵,当水温达到或低于设定温度时,传感器将信号传给控制柜6,控制柜便启动或停止水泵8、10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热处理池1用于处理香水百合种球。将需处理的种球放置在置于吊架2上、由电动升降机3控制的种球筐4内,在热处理池中放入配比好的消毒杀虫药,将种球筐4完全浸入药液内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为两小时左右,个头较小的一小时左右,使种球得以受热均匀,消毒充分。热处理池1采用盛水层11、保温层12和防渗层13的结构,为的是保证池内药液温度热量损失降至最低,从而节省锅炉的燃油量。具体施工方法是,先在地层铺上一层底层混凝土形成防渗层13,在铺上一层保温材料层形成保温层12,然后在内层在铺上一层表层混凝土形成盛水层11。这种热处理池结构的热散失量最小,能有效地起到节能和保温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格桑花卉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格桑花卉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16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