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2055.1 | 申请日: | 200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00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定华;刘为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雨方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2/02;H01M4/00;H01M2/3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13100浙江省长兴县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池。
背景技术
蓄电池主要有电池槽、正极板、负极板、隔板和电解液组成。蓄电池是一种高倍率循环使用的电池,设计要求合理,制造过程要求严格。现在生产厂家在生产的电动助力车用密封蓄电池,采用的是高型电池壳体,极板高度与宽度比例是2∶1,属于高型极板。这种结构方式很容易造成极群中的电解液分层,一段时间后易导致极板下部硫酸盐化,降低了活性物质的利用率,电池容量衰减得很快,相应地大大降低了循环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蓄电池,结构设计合理,最大程度消弱电解液分层现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使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蓄电池的壳体呈长方体,其外部设有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极板,所述极板高度小于等于极板宽度,所述壳体高度小于等于壳体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所述极板高度和宽度比为1∶1,所述壳体高度和宽度之比为1∶1。这样矮型设计的极板、壳体能最大程度的消弱电解液分层现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所述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位于壳体侧面,方便跟外部线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极板设计成矮型,从而使蓄电池壳体结构也成矮型,这样电解液分层不明显,上下层的活性物质利用率接近,下层活性物质较难形成硫酸盐化;由于极板较矮,同时片数多并且极板较厚,板栅耐腐蚀性能增加,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电池宽面面积较小,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易受热变形;电池受压面积小,易于实现紧装配,活性物质不易软化,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由于极板矮并且厚度增加,各生产工序的生产难度变小,生产过程中变形或损坏的现象减少,可保证较高的成品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具体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位本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的极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蓄电池呈长方体,在蓄电池壳体1的侧面设有正极接线柱2和负极接线柱3,与以往将正极接线柱2和负极接线柱3设置在壳体1上表面即顶部相比,方便跟外部线路连接。在壳体1内部设有极板4,极板4的高和宽之比为1∶1,如图2所示,与原有的极板4相比明显变矮,因为原有的极板4高度和宽度比为2∶1。这样壳体1也就可以随极板4将高度和宽度比设置为1∶1,进而蓄电池整体成矮型。这样电解液分层不明显,上下层的活性物质利用率接近,下层活性物质较难形成硫酸盐化;由于极板4较矮,同时片数多并且极板4较厚,板栅耐腐蚀性能增加,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电池宽面面积较小,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易受热变形;电池受压面积小,易于实现紧装配,活性物质不易软化,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由于极板4矮并且厚度增加,各生产工序的生产难度变小,生产过程中变形或损坏的现象减少,可保证较高的成品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雨方,未经周雨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20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纤插芯内外圆尺寸及同心度的测试装置
- 下一篇:燃气灶具安全定时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