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体式输注泵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2093.7 | 申请日: | 200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98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湖乙儿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42 | 分类号: | A61M5/14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家丰 |
地址: | 314214浙江省平湖市曹桥***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体 式输注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微量持续输液的医疗器械,一种软体式输注泵。
背景技术
微量输液泵是一种用于微量持续输液的器械,主要用于手术后止痛、化疗等微量持续或断续给药。已有的微量输液泵皆为硬质的盒式结构,体积也较大,存放使用皆需占较大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体积较小的微量输液泵的结构,一种软体式输注泵。
这种软体式输注泵包括硅橡胶的储液囊、芯棒、护囊套、输液管、流量控制盒和输液端口。储液囊为圆管状,紧套在芯棒外,储液囊的两端固定在芯棒的两端。芯棒处于护囊套内,芯棒的中心有一个药液通道,芯棒的下端为药液的出口端。输液管的始端与芯棒的出口端相连。流量控制盒位于输液管的中部,输液端口接在输液管的末端。其中护囊套为一个椭圆球形的软体的塑料套,它的上、下端分别与芯棒的上、下端相固定。芯棒的上端有一个加液口,加液口内有一单向阀。
这种软体式输注泵由于护囊套为软体的塑料套,在储液囊中未充药液时护囊套是扁的,体积特别小,存放和携带都较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软体式输注泵的结构图;
附图2为一种流量控制盒的外形图;
附图3为图2所示和流量控制盒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这种软体式输注泵包括硅橡胶的储液囊2、芯棒1、护囊套3、输液管7、流量控制盒5和输液端口6。储液囊为圆管状,紧套在芯棒外,储液囊的两端用紧固件固定在芯棒的两端。芯棒处于护囊套内,芯棒的中心有一个药液通道,芯棒的下端为药液的出口端。输液管的始端与芯棒的出口端相连,流量控制盒位于输液管的中部,输液端口6接在输液管7的末端。护囊套3为一个椭圆球形的软体的塑料套,它的上、下端分别与芯棒1的上、下端相固定。芯棒的上端有一个加液口4,加液口内有一单向阀。
这种软体式输注泵使用时,药液可通过加液口4、芯棒1中心的药液通道及此通道侧壁上的一个孔注入储液囊2内,使储液囊膨大。储液囊的弹性使药液保持一定的压力。打开输液管7上的止流夹8,药液即可通过芯棒中心的通道、输液管7、流量控制盒5、输液端口6及其上面的输液针,缓慢地输入病人体内,达到持续、安全、合适地给药。
这种软体式一次性输注泵中的流量控制盒的结构可以如图2和图3所示。流量控制盒内有一个自控加药囊14和两根限流管15,其中一根限流管的两端分别与输液管7的前段和后段相连,另一根限流管接在输液管的前段和自控加药囊14的进口之间,自控加药囊的出口通过一个控制开关16与输液管的后段相连。图中11为流量控制盒的基座,12为按钮,13为临时注药口。这种流量控制盒中的自控加药囊是用来在病人疼痛难忍时一次性注入较大的药量来镇痛的。自控加药囊14内的药液由于限流管的限制,需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才能充满,例如15分钟,此药囊的容积也限定在一个合理的数值,例如0.5ml,自控加药的最大量就为0.5ml/次×4/h。病人按下按钮12时,自控加药囊14受到挤压,同时控制开关16被打开,自控加药囊14内的药液就快速注入患者体内。在需要另外特别增加药物时,医务人员可通过临时注药口13注入药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湖乙儿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平湖乙儿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20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对立柱限位防滑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倾转三旋翼长航时复合式飞行器